10.22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大家都看了嗎?真的不好看嗎?反正我從影院出來的時候,感覺挺好看的呀,怎麼就那麼多差評呢?

你看,首先李安講了一個非常符合東方文化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故事。

一個老父親,感嘆於自己當年學習不用功,導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各種不如意,於是寄希望下一代不要重走自己的老路,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自己的諄諄教導,讓孩子明白老父親的苦心,從此以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多麼傳統,簡直可以拿來給現在那些不長進的後生仔當宣傳教育片來看,這麼一個主題,在歐美國家一片唱衰也就不難理解了,他們哪裡懂得中國家長對孩子的那份精神寄託啊。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可我們不能受到這些老美的影響啊,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因為歐美地區的觀眾看不懂這樣的故事所以給差評,我們就要跟著他們屁股後面有樣學樣,也要去說這個片子果然差,找不出原因來也要硬找,真沒這必要。

有人可能要抬槓了,年輕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老聽家裡人的,這叫堅持自己的原則。

那也得看你堅持的是什麼原則了,如果父親想讓你學醫學,你非得學法律,那你堅持自己原則也沒什麼好說的,現在人老父親想讓你上大學,你非得去當殺手,路都走歪了你還讓他堅持自己嗎?基本的善惡對錯都分不拎清了?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逃出克隆島》


表面看起來《雙子殺手》就是一部講克隆人的電影,原始劇本早在90年代末就已經形成了。

那時候,克隆算是一個在電影裡比較流行的元素,很多科幻電影裡都會帶上一些克隆內容,大多隻是為了增加電影的可觀賞性或者內容需要,比如《異形4》、《生化危機系列》、《第六日》(上圖為《逃出克隆島》劇照)。

或者像《逃出克隆島》這種直接探討克隆人倫理的,當然這部電影探討的內容還是很膚淺,總體還是個科幻動作類型片樣式。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月球》


真正去探討克隆人與普通人之間倫理綱常的,還得是《月球》,看完這部電影你才算是真正明白為什麼克隆人是極其違反人倫的行為,會從根上去厭惡這種反人類的事物。(上圖為《月球》劇照)

那麼《雙子殺手》呢,它其實就是套了一個克隆人的殼,內核卻講的是父子關係,故事呢,也通過了三場威爾史密斯所飾演的亨利和年輕版“亨利”小克的戰鬥來表達了這層父子關係。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第一場的摩托車追逐戰,父子關係的衝突。

父親作為過來人,做事更為保守,這讓年輕的兒子沒有辦法接受,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電影就用這樣的一場追逐戰來體現兒子對父權的反抗。

說實話,這場摩托車追逐戰真好看,你能感受得到李安在拍攝這一幕時有明顯的炫技行為,同時遊戲化的場面,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不停切換,整個畫面代入感非常強。

恰好最近我個人一直在PS上玩GTA5這款老遊戲,這樣的場景對我來說太熟悉了,開著摩托車逃脫追捕,然後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不斷切換,正是我在玩GTA5時經常玩的把戲,因為這種熟悉所以特別喜歡,就算你不玩遊戲吧,那麼你在其他什麼電影裡見過類似的畫面嗎?有人這麼拍過摩托車追逐戲嗎?沒有是不是,如此船新版本的觀賞體驗,整個一段一氣呵成,罵的人看不到嗎?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第二場的肉搏戰,父親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年輕後輩,應該怎麼做;而兒子在面對父親的“怒火”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當小克最終水遁時,連喊了兩句:我不是你。

你越是不承認一些事,這些事越會在你內心生根發芽;你選擇逃離,正是因為你所面對的恰恰就是事實。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第三場街頭槍戰,亨利終於和小克並肩作戰,代表著父子關係的和解,兒子找到了問題所在,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終於回到了溫暖的家庭。

父親也在兒子的眼中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在我們國家,孩子,與其說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不如說是父母想要重來一次的人生。

將希望寄託於孩子,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過上自己想要卻沒過上的生活,在這部電影的最後,父親如願以償地看到自己的孩子進入學校,遠離喧囂,於是亨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這裡有克隆人什麼事嗎?沒有,完全沒有,李安依然將電影著落點放在了家庭、父子關係上。

李安估計也明白,這個劇本太老了,哪怕經過再加工,依然是個老套的劇本,克隆人這些東西別的導演都玩得夠夠的了,再所謂“自己殺自己”也無非一個噱頭而已,二十多年來,這類電影也是層出不窮。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恐怖遊輪》


比如《恐怖遊輪》,就是著名的時間循環自己殺自己;

李連杰闖蕩好萊塢時拍攝的《宇宙追緝令》就屬於平行時空的自己殺自己;

即便是如《雙子殺手》設定的克隆人自己殺自己,也有《金剛狼3》這樣的珠玉在前。(上圖為《恐怖遊輪》劇照)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前目的地》


更不要說以時空穿越為主的《前目的地》,將自己殺自己這一主旨發揮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正所謂自己結識自己,自己愛上自己,自己生下自己,自己偷走自己,自己招募自己,自己殺死自己,你甚至還能在這部片子裡看到帥氣的女版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嚯嚯。

那李安拿到這麼一個老套的劇本該怎麼拍才能有新意?父子、家庭的主題是永恆的,是不會過時的,通過克隆人講父子關係本身也是很巧妙的,硬要槓的話,就是李安這次講的太淺顯了,可能這也是很多人會不滿這部電影的原因。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他們總以為李安作為世上最牛逼的大導演之一,拍出來的片子就應該是有深意的,這個“深意”的“深”就得是深不見底的“深”,否則,就是大爛片。

全然不去想,李安他到底做了什麼,他會給電影帶來多大的變革,迄今為止,李安依然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嘗試120楨4K拍攝電影的導演。

電影到底會走向何方,李安義無反顧地做著自己的探索,很多人會嘲笑他步子邁得太大,這些高幀數的電影根本就沒有市場,人們要的就是那種所謂的復古的“電影感”。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大藝術家》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1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大藝術家》,影片展現了當電影從默片發展到有聲電影時,那些影人的傲慢與偏見,刻板與不屑,一如現今的這些唱衰者。(上圖為《大藝術家》劇照,默片終將走向有聲電影)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李安


李安,他走在了電影科技的前沿,他是偉大的,他是獨一無二的。

或許吧,他的《雙子殺手》故事有些老套,主題有些淺顯,但不妨礙我向大家推薦這部電影,能看到120幀4K的就一定要選120幀4K,再不濟也要選60幀的,去感受一下科技帶給我們的那種觀影愉悅感。


反映父子關係的中國式教育電影:李安的《雙子殺手》


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科技終將發展到何種程度,終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

但我們總是,不經意的希望自己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上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文化,那麼看一場電影,難道不是最經濟、最與時俱進的接觸最新科技的好方法嗎?

我會繼續期待李安的每一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