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前些時候網絡上有個熱門詞,叫“油膩大叔”。意思是說很多人到了中年就出現禿頭、大肚子、臉出油等現象。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這種油膩膩反映的是身體的一種素質。也就是中醫說的“溼熱”。從體質的角度來說,油膩膩的不僅僅是中年男性的專利,可見於各個年齡段,也可見於女性。

那麼,什麼是溼熱,溼熱有哪些表現,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溼邪不除百病生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溼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

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因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

而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溼“從陽化熱”,因此,溼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溼熱體質表現為:

  • 肢體沉重,容易睏倦;
  • 易生粉刺、痤瘡、青春痘 ;
  • 面部不潔,經常面有油光,發黃、發暗;
  • 口唇較紅,容易口苦口乾,口舌生瘡;
  • 大便異味大,小便發熱發黃;
  • 女性帶下量多,外陰瘙癢異味,男性陰囊潮溼、瘙癢。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形成溼熱體質的原因

一方面是先天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後天習慣。

1.感受外邪,北方夏秋之交,溼熱最盛,蘊結為病。而東南沿海地區,四季溼氣均較重,尤其是每年的3到5月,俗稱“梅雨天”,暑熱漸盛,與溼氣膠結,更易致溼熱為患。

2.飲食不節,偏嗜肥甘厚膩,釀溼生熱;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

3.脾胃失健,溼邪內生,鬱而化熱。由於各種原因傷及脾胃,均可導致其運化功能失常,水溼內停。

4.情志因素,“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過度思慮,情志不暢,脾失健運生溼,溼鬱化熱,溼熱乃成。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如果一個人抽菸、喝酒、熬夜三者兼備,那註定是溼熱體質;滋補不當也促成溼熱體質;肝炎攜帶者也容易導致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如何調養

1.飲食調養:少吃甜食、口味清淡

溼熱體質者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酒。

比較適合溼熱體質的食物有綠豆、苦瓜、絲瓜、芹菜、薺菜、竹筍、紫菜、海帶、四季豆、赤小豆、薏仁、鴨肉等。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2.家居環境:避免溼熱環境

儘量避免在炎熱潮溼的環境中長期工作和居住。溼熱體質的人皮膚特別容易感染,最好穿天然、棉麻、絲綢等質地的衣物,尤其是內衣更重要,不要穿緊身的。

3.運動鍛鍊:

夏季是暑溼比較重的季節,應當要減少戶外的活動時間。在其他季節,就比較適合做強度大、運動量大的項目了,例如游泳、爬山、長袍、打球等。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易造成溼熱體質,在平時的生活中應多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並及時調理。

若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沒時間也沒精力在生活飲食上那麼講究,可適當選擇一些體質調理類的茶品。

一個祛溼茶方,健脾祛溼,告別溼氣

這個小茶方是用蒲公英、金銀花、茯苓、梔子,荷葉和淡竹葉搭配而成,其中,蒲公英根、金銀花、梔子等都是清熱祛溼的,茯苓則可以呵護脾胃,就好像給身體做個大掃除,能夠化去沉悶的濁溼。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此茶有清熱、健脾祛溼的功效。適用於愛長痘出油、火氣重的溼熱人群。茯苓還能用於治療調理痰飲眩悸、心神不安、驚悸失眠,有一定的安神作用。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早晨的時候,取出一包茶放在茶杯裡用開水燜泡幾分鐘,淡淡薄荷的清香縈繞在鼻尖,會感覺身體上的困頓與疲倦在植物的香氣中緩緩的消散,留下的,會是一個輕盈舒適的嗅覺體驗。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