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上一期我們瞭解了脾胃是氣血的生化之源,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我們平時常說的精神魂魄,在《四聖心源》中又有哪些獨到的見解。

學中醫的人都知道,腎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然而在實際診療過程中恐怕極少有人能用到這些內容。可能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大概就是腎不藏精和心神失養這兩種,可是如果一旦牽扯到魂和魄上,恐怕醫生就會被當成是神婆神棍來對待了。要是醫生自己都解釋不清楚它們的內涵,又如何能交代得了患者呢?

如果你看過往期的內容,那麼對於黃元御的一氣周流論應該已經很熟悉了。中土斡旋,左升右降:肝血溫升化熱,而生心火;肺氣清降化寒,而生腎水。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腎水寒凝,藏聚五臟之精,然而陰陽互根,陰極而有陽生,純陰之中一點真陽,便為坎卦之象,是為腎中之陽。腎水之中有此真陽,則水能藏而不凍,故而腎精盈滿。此為《內經》中“相火以位”之意。相火失位,則水寒而火熱,下寒上熱、內寒外熱之病生矣。

心火熱散,暢發六腑之陽,同樣陰陽互根,陽極而有陰生,純陽之中一點真陰,便為離卦之象,是為心中之陰。心火之中有此真陰,則火能明而不灼,故而心神暢旺。此為《內經》中“君火以明”之意。火中無液,則火炎而津涸,口苦舌幹,神濁智迷之病生矣。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素問》雲:“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

陽從左升,至半為肝木,先孕其陽魂,全升至極為心火,則魂化而為神,故魂為神之初;

陰自右降,至半為肺金,先胎其陰魄,全降至極為腎水,則魄結而為精,故魄為精之始。

那麼精神魂魄之說對於我們日常生活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

說一個人精神飽滿,那一定是血足氣旺之態,為腎精盈滿,心明智敏之象:精盈則血足,神清則氣旺。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說一個人魂不守舍,那一定是精神恍惚之態,為肝腎虧虛,化神不足之象:精虧則血少,血虛則神黯。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說一個人沒有氣魄,那一定是唯唯諾諾之態,為土滯金虧,志氣不堅之象:胃病則氣餒,金虧則聲羸。

奇書《四聖心源》解讀:中醫如何看待精、神、魂、魄

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一氣周流學說的好處在於能夠把一些常見的現象解釋得相對合理且清楚,並且對於未知的情況也能夠進行比較有條理的推演。所謂知常才能達變,如果對於人體的常態都含糊其辭,面對複雜的疾病時又該如何自圓其說呢?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你對中醫養生感興趣,記得關注我。我是小郎中,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