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作為蘇南江南水鄉城市,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有河流的地方便有小橋,市區內部遍佈著宋、明、清代的古橋,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它們經歷了時代的滄海桑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兩條河流縱橫交錯構成了水陸網,

無數橋樑點綴其中

開泰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開泰橋位於丹陽市城區南門外大街,橫跨於東西向的西門運河之上,舊時,缺水季節,曾在橋下設草堰以蓄水供簡瀆河,運輸、灌溉用。所以又名草堰橋、南門大橋。是丹陽最高大的一座石拱橋。


沈家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沈家橋的橋面依舊保持著原樣,平緩的石階幾乎如同斜坡一樣,居中有一條縱鋪的石條,與開泰橋一樣也是為便於獨輪車的通行而特意鋪設。在文保碑背面有簡介:沈家橋始建於宋代,原名永安橋,為單孔石拱橋,縱聯並列式,橋拱南側內壁鐫有“大明弘治十二年六月”等字。


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板橋在南草巷南,俗稱板橋又名孔家橋,因孔家居此得名,知縣蔡實重建。該橋北岸,原有一條小溪叫寶帶河,它從南北向內城河的小橋街流經白雲街土地橋、太平橋、寶帶弄匯入東西向內城河。舊時,板橋一帶非常熱鬧,從板橋向南,即到小南門、小牛場,也緊挨著南門大街。

通泰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通泰橋,丹陽外城河的東大門,通泰橋位於城麻巷門橋南側,在丹陽市政府東,橫跨護城河。拱券形制,橫縱連鎖式砌置。橋的南北洞券頂端兩旁各嵌1對。傳說是龍的第三子-朝風,天性好玩水,故多嵌在橋洞券上,取鎮水、平安之意。今在橋上建亭1座,設鋼椅數張,供市民休閒,一覽護城河風光。


新河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新河橋最大特色在橋面對直老北門城門。相傳,出過狀元的地方,造橋才能對直城門,史料記載:丹陽城北,有觀音山廣福寺,寺內有皇甫冉讀書處。皇甫冉於天寶十五年考中狀元。其弟皇甫曾,為天寶十二年進士。或許就因為此,才形成了新河橋這一特色。


尹公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黨校前的石拱橋,名萃秀橋,舊名尹公橋。此橋原為明萬曆初知縣尹良任所建,百姓懷念尹知縣德政,故又稱尹公橋。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經過丹陽,丹陽官員為招待皇上在寶塔灣建造了城霞閣以便皇上觀大運河。1931年民國期間造公路行駛汽車,改造原橋墩成公路橋。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為保留文物,恢復萃秀橋古蹟,修舊如舊。


三思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三思橋又名慎思橋,在谷口街北段內城河上,元朝的大德年間建,清乾隆三年知縣胡映葵重修。此橋名因縣衙位於橋北邊而得名,人常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要踏過三思橋,是必須要“三思而後行”的。


土橋(市級文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土橋,建在老西門大街四巷弄與丁巷、冬青巷之間的內河上,1975年重建,為石拱橋,長12米,寬2米。北橋頭正對著丹陽文保單位林家大院的大門。這座橋由西向東內城河上的第一座橋。這橋的建造年代失考。


寺前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建成後的寺前橋

在普寧寺前,元至正10年建(1350年),單孔石拱,長6米、寬3米。明景泰中圮,成化四年(1468年),僧人覺仁募建。原寺在西絲廠(現省丹中對面寺前弄南)。


老西門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西門橋建於明萬曆年間(1606年),橋畔還有塊碑,原名“寶成橋”,從現存資料來看這是丹陽最古老的橋樑之一。由於年久失修,丹陽市將對這一古橋進行解放後的首次全面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全面恢復西門大橋解放前的舊貌,這次發現的明代古碑也將立於新修繕後的橋畔,與西門橋一起構成丹陽的重要人文景觀。


來秀橋、鎖翠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光緒《丹陽縣誌》記載:來秀橋、鎖翠橋在泮池上,明正統元年建。泮池乃古代學校的水池。這兩座古橋至今仍安之若素地坐落省丹中內河上。爬滿青藤的古橋,迎來送往無數莘莘學子。對面筆架山蒼松翠柏,鬱鬱蔥蔥,一年四季,鳥語花香。兩岸的石坡也完好無損,新建的牌樓代替了舊時的欞星門。

這些古橋的歷史變遷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曆程和丹陽如今的蓬勃發展。橋樑像一粒粒含蓄而古舊的珍珠,散落丹陽各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成為丹陽人心中不滅的記憶。


丹陽這些百年古橋,你必須去走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