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作者 | Hat Yai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泰國究竟有多迷戀日本?

作為一個打卡了泰國快十次的老司機,在我眼裡泰國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國度。雖然它是一個佛教國家,但是無論是精神還是生活上都相對開放。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最直接的體現是在對性的態度上,泰國變性人人數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允許同性合法結婚、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的性產業所帶來的資金都佔到了旅遊總收入的10%。

另一個體現則是,這裡國際化程度很高,隨處可見的是各色人種以及來自各個國家的美食,2010年的人口統計顯示,有12.6%的國際人口居住。

僅曼谷,就有約100所國際學校,居東盟城市之冠。在這裡就讀的,多數都是在曼谷工作的海外人士的子女。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但有意思的是,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包括萬象的國家,他們對於日本卻情有獨鍾,甚至可以用“蜜汁崇拜”來形容。

聽上去,有一種佳麗三千,獨寵一個的感覺,並且體現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7-11

首先作為最顯性的標誌,去過泰國旅遊的都知道,泰國有一個地方以飲品豐富、冷氣足、以及分佈範圍廣等為優勢,被列為“最佳避暑”地點——那就是7-11(便利店)。

它已經成為了泰國的一張名片。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翻開Booking、Agoda等國際酒店預定平臺,與其它國家評價一家酒店是否便捷,主要視距離中心城區遠近以及公共交通遠近而定。而在泰國評價一家酒店是否便捷,則很大程度取決於其多少米範圍內有一家7-11。

如果這家酒店樓下有個7-11,那麼它就便捷的,如果要走一條街才有,那麼它就是不便捷的。

它說明了兩個現象,第一,7-11解決了泰國生活大部分剛需,第二,泰國的大部分剛需是由7-11解決的,而這兩點並不重複。

這麼多的掛鉤,也讓很多遊客乃至本地人都誤以為7-11就是泰國的,但它確實純純正正的日本企業。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據不完全統計,7-11在全球有超過6萬家便利店。7-11授權給全球多個國家的大型公司分別運營,但是本土化運作最成功的、利潤最大的、成功經驗最不可複製的,則是在泰國由正大集團接管運營的泰國7-11。

另一份不完全的統計顯示,泰國人每天至少要進7-11兩次以上,某種程度上比回家的次數還要密集。

日系車

其次,作為另一個可視的標識,在泰國街頭隨處可見85%都是日系車,剩下的15%則是美系皮卡。

在泰國汽車市場的排行榜裡,一份相對穩定的排名是:第一位豐田,緊接著的則是五十鈴、本田、日產、三菱、馬自達、福特、鈴木、雪佛蘭、日野。

在這裡,國內信仰的德系可以沒有姓名。而有意思的是,福特作為進階的美系車,有姓名也是因為靠皮卡取勝。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如果你去到泰國,預訂了6人以上的接機,或者預定了一場當地帶接送的演出,大概率下是埃爾法接機。在這裡,GL8可以沒有姓名。

曾經問過一個Grab平臺上的出租車司機,為什麼他們大多都選擇日系車。他認為,泰國大多數國民收入都不高,因此對汽車的選擇其實並不多。而日本車企在泰國分佈最廣,無論是售價、維修還是後期改裝成本都相對較低。

並且泰國人熱衷並且國家允許合法改裝。買一輛車對於他們而言,價格在購買成本之外,心裡的小算盤是還需要默默加上後期改裝成本的。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因此,即使選擇並不算太豐富,但他們也會也根據不同需求以及自身實力,對相對合適的日系車清單裡找到屬於自己購買慾。

更何況日系車在泰國口碑還不錯,在開了十多年出租車的他看來,“日系車很可靠”,例如他現在開的卡羅拉就沒出現過什麼毛病,而它也是泰國出租車市場的銷量第一名。

精神洗禮

但如果只是一個國家的商業像病毒一樣蔓延至另一個國家,那麼這樣的“崇拜”則是不成立的,僅僅是因為前者在後者市場做到了成功。

泰國人對於日本的迷戀事實上還是一場至上而下的精神洗禮。

小到很多普通泰國姑娘的夢想,是去日本留學、嫁給日本人以及去日本旅行。因為,在他們看來,日本是財富、素質以及發展的綜合象徵。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在曼谷,大多數日本人都居住在是隆、銅鑼、以及素坤逸核心區域,這些全是曼谷的頂級地段。

大到以歷史為開端,或許是二戰結下的同盟,泰國政府素來有親日傳統,他們還曾一度相信日本能領導亞洲對抗白人。

因此,也對日本企業進駐泰國投資、建廠給出了相對優惠的政策。

以汽車行業為例,泰國政府與日本車企有一條不成文的“互助條約”,日系車廠援助泰國修建公路,以換取在泰國本地設有車廠,而且泰國政府對日本車徵收的稅率極低。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泰國7-11以及日系車為何如此多了。

此前,泰國首富、也是泰籍華人的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歷史原因,在泰國,日本在工業製造業領域的投資佔世界各國在泰投資的70%”。

MG進駐

不過,他也預測,放眼未來中國肯定對泰國的貢獻會更大。

他所運營的7-11在泰國風生水起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視作是一種,另一種則是,他已聯合中國車企上汽集團將其旗下MG品牌引入泰國,並試圖在新的領域掀起一番漣漪。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2012年12月4日,泰國正大集團與上汽旗下品牌MG品牌正式簽約,計劃於泰國興建一座年產能5萬輛的合資工廠。

並以CKD的形式從中國出口零部件,未來澳洲地區及東南亞等諸國出口。隨後,雙方成立了上汽正大有限公司。

在幾乎全民信仰日本的泰國國土,切入一箇中國汽車品牌,有分析認為,從難度上來看,並不亞於在當地再造一個新品牌——即使這個品牌曾經屬於英國,而泰國曾是其市場之一,多少在情感上會有一些鋪墊。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除非如最成功的例子一般:與7-11一樣在當地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夥伴。而在產品還需要有能夠擊敗對手的優勢:做到比日系車更性價比、更物美價廉。

上汽正大是如何做的?

如果在2017年11月,你剛巧去到了泰國,你會在7-11的門口最顯眼的位子找到一張海報,上面登出的則是MG6的廣告。

這是7-11當地最強大運營商正大集團,將其流量優勢轉接到MG上的一次落地,也是雙方合作的優勢所在。

而在產品上,MG則從2014年起,陸續投放了MG3、MG5、MG6、MG GS(銳騰)以及MG ZS車型。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售價上,MG3起售價為47.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9.62萬元)、MG5車型起售價為64.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3萬元)、MG6車型起售價格為89.8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8萬元)、MG GS車型(國內為名爵銳騰)起售價格為8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7.87萬元)、MG ZS車型起售價格為67.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3.64萬元)。

價格與日系相當,配置則更高。在泰國,上汽正大還重新尋找合作資源,“從0到1”地打造了i-Smart系統,實現了泰語語音識別,並將其運用在了MG ZS上。

這是泰國在該價位上,為數不多的智能化、實現泰語語音控制的車型。

作為效果,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MG泰國工廠上汽正大實現銷量2955輛,同比增長187%,1-11月份累計銷量24389輛,同比增長130%,MG一躍成為泰國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新品牌。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其中,於去年年初剛在泰國上市的MG ZS銷量海多次位居細分市場NO.1,打破了日系的壟斷地位。

純電動車型

現在,MG還希望借乘中國已經水深火熱的電動化,以MG ZS純電動版為出發,在泰國電動化市場,實現一番逆襲。

這是一款什麼樣的車?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從地位來看,它是上汽MG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也是上汽自主旗下的第五款純電動車,並且是一款由中國研發的全球車型。

它最大等速續航里程達428公里,NEDC續航335km,大幅超越大眾e-GOLF,滿足正常市內通勤和遊玩需求,並能做到將近一週一充,為車主帶來便捷。

它與日產Leaf、大眾e-GOLF等在全球市場上受到認可的成熟產品相比,無論在續航里程、電池容量、還是動力參數等方面,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針對泰國的炎熱氣候,名爵ZS純電動電池還運用了智能電池溫控管理系統,其水冷系統和電加熱系統確保電池始終工作在適宜溫度區間,各種使用工況下依然能發揮電池系統最優性能,並且經受住了北歐、泰國等地的極端溫度測試。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作為電動車進駐的一些利好條件:泰國交通極其擁堵,Central World前面的主街無時無刻不在排長龍,這個對於燃油車不利的條件反倒對電動車格外友好。

此外,許多泰國當地人家如歐美一般是獨棟的,有自己的院子,有方便充電的條件。

此外,按照政府設定的汽車產業發展目標,到2036年泰國純電動汽車國產率將達到25%,在當地有廠的MG能否趕上這一目標下的政策利好還未可知,但提前試探市場已是一種經驗累積。

GBN觀察 | 在日系崇拜的泰國,看一個新品牌的闖入

雖然,MG已經在泰國有了一些存在感,並且贏得一小部分用戶的認可。但在泰國看到MG的幾率仍與在國內看到一輛埃爾法的幾率相當,或許是職業原因,就我自身而言,坦白說很多時候我看到,也大多是因為欣喜放大了其存在感。

畢竟,對於對日系有些執迷的泰國人而言,要改變其固有消費觀念去接受一個新品牌,或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也仍有很多的功夫要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