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一些故事,一些人

盧思浩說。

有時覺得,你的所有選擇,其實早就選擇了。換句話來說,你被什麼樣的東西吸引,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你對什麼樣的生活嚮往,你就會被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你是什麼樣的人,便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一些故事,一些人

改不了的。

即便你念叨不相信愛情了,可你依舊在隱隱期許;儘管聲稱不想堅持了,可第二天還是奔赴地鐵;就算你想算了回家吧,你還是在戰鬥。

至少暫時嚷嚷著要放棄的,都沒有真的放棄。

1.

像我這個年紀還看漫畫,多少被人說成幼稚。

實話說我也不常看漫畫,但保持著一個習慣,會階段性地把看過的漫畫再看一遍,再順便看看尾田大神有沒有更新。灌籃高手看不得,火影忍者看不得,因為總是被感動。這種感動連我自己都覺得膩,可毫無辦法。我對熱血,努力,拼搏這樣的詞,依舊沒有抵抗力。

有時也想我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這些,看似毫無緣由,可細想大概我骨子裡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能感動你的,感動不了他人。所以你想要分享的,別人沒法理解。所以你的哭點跟別人不一樣,人們在傷感那逝去的感情,你偏被戲份不多的親情感動的淚流滿面。

就像歌單是很難分享的,裡面藏著各種你的小秘密,人們不知道為什麼你能從電音聽到民謠,人們不知道你翻來覆去聽的那首歌到底藏著什麼情緒。

有一部電影,叫做《爆裂鼓手》。

我極度熱愛這部電影,來回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一度看的想哭,朋友一臉不理解,我嘗試解釋,我說痛苦的不是天才,也不是凡人,而是那個離天才很近的人,他們嘗試著跨越那道鴻溝,可永遠跨不過去。

他依舊不理解。

我又說,你有沒有為一件事情這麼拼命過?你有沒有一種很強烈的執念,非要實現不可?勵志本身是殘忍的,真的做到了才是勵志,而另外一些時刻勵志只是把你往深淵裡推。如果你也遭遇過這種情形,那麼你大概能明白瘋狂後的那種絕望感。人們能看到勵志的劇情併為此鼓掌,但人們看不到這座山峰的另一邊,有多少人頭破血流,也找不到上山的路。

他撓撓頭,說你說的我大概理解,但有必要這麼激動嗎?

其實我能理解他,所以也沒再多說。

只有掙扎過的人,才能明白那種觸手可及卻又遙遠的心情。可也正是掙扎過的人,依舊拽著手裡的繩索,拼了命地往前走。

一些故事,一些人

2.

生活是黑色幽默,越是前行越是諷刺。很多事情不讓你懂的時候你偏想懂,等到你懂了才發現不如不懂。你拼命揮霍的時候沒想過要珍惜,想要珍惜的時候又來不及擁有了。

永遠在成長,永遠不知所措,永遠不珍惜。

想要的,未必是需要的,於是我們變成現在的自己。

朋友有天跟我聊天,大意是何必呢,何必執著何必往前走,換種活法又能怎樣呢?

我想了許久,竟然不知道應該怎麼反駁他。

換種活法又能怎樣呢?會死嗎?好像也不會。

可你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了。

那些對你毫無影響甚至讓你厭惡的,你會控制不住地向著反方向走。那些打動你的,你會毫無意外地向著他們奔去。

我們會對一些東西間歇性的膩味,可永遠無法拋棄它們。用不了多久,你還是會告訴自己,再聽一下,再重溫一下,看之前做足了心理準備,看完依舊感動。

你才明白,你就是這樣的人。即便失去鬥志,即便被生活斬落馬下,你依舊為了《肖申克的救贖》裡那句“希望是美好的,或許是最好的,而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消亡”而感動。

你才會發現原來你打心底,就相信這句話,並且不自覺地一直在為了希望這件事而努力。

沒有所謂的巧合,只有偶然的必然。

你以為你是偶然喜歡上五月天的,你是偶然喜歡上海賊王的,你是偶然被大話西遊感動的。事實是你看到他們,你就會被感動。你只要失去動力的時候,就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力量。當然他們本身足夠優秀,可若你不是這樣的人,不是這樣相信老套如“溫柔”“倔強”這些字眼的人,不是這樣珍視友情珍視愛情的人,這些也無法打動你。

後來我明白了,你相信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

所以同一件事,你們會有不同的觀點。所以面臨同樣的困境,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堅持。所以年齡增長,有人選擇得過且過,有人選擇堅持初心。

而你依然堅持,珍視夢想珍視友情,期待愛情並逐漸變成了一個溫柔平和的人,不願放棄自己的原則哪怕會走彎路。

都是因為你曾被這樣的劇情打動過。

都是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

你被什麼打動,什麼就是你的命。那麼是非因果,皆由己種。他人的生活不必去羨慕,自己的選擇也不必再煩惱,堅持到底,求仁得仁,不必抱怨。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希望你也喜歡盧思浩.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一些故事,一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