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科研論文三步走:掌握方法,水到渠成

好的科研論文是以好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科研工作的四個基本步驟可分為科研選題、資料收集、研究試驗、論文撰寫。在具體開展科研工作的過程中,上述幾個過程是不斷往復、螺旋式展開的。研究試驗階段包含:試驗方案的設計,設備的準備和調試,實驗研究,實驗結果的處理等環節。研究試驗的具體方法和步驟隨學科特點、研究對象和研究手段等的變化而變化,這裡不一概而論,以下將就其他三個步驟,即科研選題、資料收集以及論文撰寫進行討論。

科研論文三步走:掌握方法,水到渠成

一、科研選題

1、選題的重要意義

需要將課題、論題、題目三個概念搞清楚。

論題不同於課題,課題通常是指某一學科重大的科研項目,它的研究範圍比論題大得多;論題又不同於題目,題目是指論文的標題,它的研究範圍一般比論題要小。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科學麵前,“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選準了論題,就等於完成論文寫作的一半,題目選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選題的意義具體歸納如下:

①選題能夠決定畢業論文的價值和效用。

②選題可以規劃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規模,彌補知識儲備的不足。

③合適的選題可以保證寫作的順利進行,提高研究能力。

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有的學生自己不做獨立思考,完全依賴教師給出的題目;有的學生缺乏分析研究,不假思索,拿過題目就寫。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它不利於作者主管能動性的再調動,限制主觀能動性的再發揮,不利於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同時,撰寫論文不經過選題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過程,對文章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胸中無數”,材料的準備更顯不足,這樣勉強提筆來寫,在寫作過程中就會感到困難重重,有時甚至一籌莫展,可能推倒重來。

2、選題的基本要求

①選擇本學科亟待解決的課題;

②選擇本學科處於前沿位置的課題;

③選擇預想獲得理想效果的課題;

3、選題的程序和途徑

①國家課題:

國家課題是指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選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需要解決的帶有全局性、方向性、基礎性的科研問題,引進重大技術和設備的消化、吸收、國產化的問題,對行業的地方經濟發展起關鍵作用的科學技術問題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作為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

②部委及省市級課題:

是指部位或省市領導部門根據本部門、本地區經濟、科技、生產發展規劃的需要提出的,向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下達或招標的,需要解決的科技問題或新產品開發課題。

③外單位委託課題:即所謂的“橫向課題”。

④本單位需要開發新產品課題;

⑤自選課題;

在平時文獻資料積累的過程中,若發現某一課題國外報道甚少,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可預計該課題有發展前途,而國內報道較少,則又說明國內在此領域的研究很少或剛剛起步,可根據情況決定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這時,可通過深入企業,接觸供銷人員或生產人員,瞭解工廠或市場需求,最終決定課題。

(2)選題的具體步驟與方法:

①瀏覽捕捉法:

將通過閱讀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內容,進行分類、排列、組合,從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與資料分別加以比較,找出哪些體會在資料中沒有或部分沒有;哪些體會雖然資料已有,但自己對此有不同看法;哪些體會和資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體會是在資料基礎上的深化和發揮等。

經過幾番深思熟慮,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這種想法及時捕捉住,再做進一步思考,選題的目標也會漸漸明確起來。

②追溯驗證法:

即,先有擬想,然後再通過閱讀資料加以驗證來確定選題的方法。

③掌握理論的方法:

選好了論文的題目後,必須進行理論準備,否則,積累資料、形成論點和論據都會迷失方向。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是積累資料的嚮導,是形成論點和論據的必要條件。

④積累資料的方法:

科技論文的寫作要積累五個方面的材料:統計材料、案例經典、經驗總結等;國內外對有關該課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邊緣學科的材料;名人的有關論述、有關政策文獻等;收集論文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等背景材料。積累的資料要滿足:適用性、全面性、真實性、新穎性、典型性。

⑤擬定結構提綱:

在擬定論文結構提綱時,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材料毫不吝惜的捨棄,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

⑥形成論點和論據;

二、資料收集

收集資料是課題研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它貫穿研究的全過程。首先,資料提供了選題的依據。其次,當研究課題確定後,還必須圍繞選題廣泛地查閱資料,這是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創新的起點,關係到研究的速度、質量以及研究成果的形成。最後,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全面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情況,為所研究的問題提供科學的論證依據和研究方法,避免重複勞動,以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益。

1

資料在課題研究中的應用

①藉助資料有助於選準研究課題;

②藉助資料可以為課題的論證提供依據;

2

在課題實施運行階段的應用

運用資料可以加速課題研究的進程。

3

在成果撰寫、評價和推廣階段的應用

①引用資料有助於解釋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和論文。

②通過資料有助於成果的鑑定、評價和推廣。

※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利用計算機在網上查閱資料。計算機互聯網上的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信息傳遞快,在網上可以查找與自己科研方向有關的材料與信息,瞭解國內外新動態,為科研提供依據。

(2)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3)對報紙上的文章進行剪貼、歸類整理;

(4)從能夠接觸到的同行、專家等人士那裡借閱、複印有關方面的書籍或資料,並及時購買新出版的有關書籍。

三、論文撰寫

正如法國畫家米勒所說:“所謂構思,是指把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的藝術”。

因此,構思時要求做到“心中裝著讀者”。

在正式撰寫學術論文之前,先擬定寫作提綱,可以極大地幫助作者鍛鍊思想、提高構思能力,據資料報導,世界上先編制寫作提綱,然後,按提綱進行寫作的科研人員,約佔總數的95%。

1

編寫提綱的步驟

(1)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形,一般的書籍,包括: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對書的大概內容有初步瞭解。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插進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2)文章篇幅的安排。

寫好論文的提要之後,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例如,計劃寫20頁的論文,可以考慮序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將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4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頁。這樣的分配便於資料的配備和安排,能使寫作更有計劃。

(3)編寫各章節的提綱。

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能夠保證寫作的順利進行。詳細提綱是將文章的主要內容敘述出來,在大小標題下列出所探討的問題,這樣就可看出文章的邏輯系統,把握各章節大意,在寫作時可以按提綱一層層來寫。

2

擬定論文提綱的原則

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們應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資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資料毫不吝惜的捨棄。

另外,還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初學撰寫論文的人,主要有: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繫,有的只限於反覆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地邏輯關係。這樣的畢業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使論文有說服力,必須做到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3

編寫論文提綱的方法

①先擬標題;

②寫出總論點;

③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麼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

④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後,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即,段旨;

⑤依次考慮各個段落的安排,把準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⑥全面檢查,做必要的增刪。

4

編寫論文提綱的注意事項

①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

一是標題式寫法:

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瞭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採用這種方法編寫。

二是句子式寫法:

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瞭,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採用這種編寫方法。

②提綱寫好後,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即,提綱的推敲和修改,具體過程要把握如下兩點:

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

二是推敲提綱的結構是否合理;

先圍繞所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或者說明的主要議題,檢查劃分的部分、層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說明問題,是否合乎道理;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繫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然後,再進行客觀總體佈局的檢查,再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只需進行“微調”。最後,就可以按照提綱一層一層地進行論文的寫作啦!

科研論文三步走:掌握方法,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