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人大代表顧晉提了這樣一條建議:

從中小學生開始,全民開展死亡教育。

或許是“死亡教育”從字面上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條建議引發了不少爭論。

有家長擔心:死亡教育太殘忍了,孩子還小,課堂上講死人會留下心理陰影吧!

還有人說:死亡不是自然而然就知道的事情嗎,專門去講,會不會引發害怕死亡的人的恐慌和焦慮?

也難怪,大多數人的意識裡,“死亡”只是禁忌。

今天書單君和你分享的這本書,卻道出了“死亡”的意義,正如它的書名:《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世界上最悲傷和孤獨的職業


在日本,有一種你可能聞所未聞的職業——特殊清掃,簡稱“特掃”。

“特掃”的對象並不是地面的果皮垃圾,而是死亡現場:受業主和親屬委託,特殊清掃員處理屍體,整理死者的遺物,清除屍體腐敗產生的異味、印跡。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的作者,就是一名特掃隊隊長。

剛接觸到這個職業時,他正值人生中最灰暗的時期: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成了窩在家裡的廢柴,沒興趣接觸社會,也沒有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一度自殘。

就在只剩最後一絲活下去的動力時,他偶然間翻到了特殊清掃公司的招聘信息。

最初的想法多少有點邪惡:要不試試拿別人的不幸來對抗自己的不幸?

可等真正開始上班,他才意識到自己每天要面對的是什麼。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最讓人感到崩潰的,就是逝者,尤其是獨居離世者房內的場景——

生命逝去後,軀體腐敗的速度超出常人的想象,腐敗液會浸入地板或床鋪留下難以消除的印跡,散發出屍體的氣味。

地板上爬滿了蛆蟲,屋內飛滿了蒼蠅。

他曾遇到過在浴缸內自殺的逝者,因為屍體腐壞得太嚴重,連牙齒都落下來,沉到粘稠汙濁的液體裡……

這些直白的表述會讓人感到不適,但足以讓我們這些讀者認識到死亡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我們的這副肉身不過是一堆細胞和化學物質有序組合形成的複合體,當生命逝去,一切都會化為無形。

從房間的細節,還能洞察到逝者的死因,和他們生前最後的時光。

比如抑鬱而終的獨居者,房間裡經常堆滿了雜物和生活垃圾,外賣餐盒、易拉罐、菸頭、塑料袋、廢紙殼....

彌留之際,他們就像是被遺棄在世界的角落,沒有人在意,也感受不到希望。

從業的二十多年裡,特掃隊長清理了數不清的現場,飄渺無形的死亡也變得具體而深刻。

這一次次的清掃,也讓他對“活著”這件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是死亡教會我們如何活


特掃隊長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僱主,面對死亡,這些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有一次,他受託去執行清掃任務,接待他的是逝者的父親。

這個大叔,一進房間就立刻把窗戶打開,蒼蠅嗡地全飛到了屋外,完全沒有顧慮到這可能會對鄰居造成困擾,還擺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吐槽說“房間真是不堪入目”。

遇到這種狀況,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個父親怎麼能這麼神經大條,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介紹房間的情況時,他簡直是事無鉅細。

屋裡的一角有片深色的痕跡,他的兒子就是在那裡自殺的。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為了讓特掃隊長更瞭解房內的狀況,他很自然地走向了那片痕跡,準備躺下,試圖還原當時的場景。

這把特掃隊長嚇了一跳,趕緊攔住了他。

不僅如此,勘查結束後,這個父親還要一起清理房間。

要知道,清理屍體腐爛後液化的汙物絕非一般人能接受和做到的,特掃隊長還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請求。

但這位父親卻一個勁兒地堅持道:“再怎麼說,我也是孩子的父親啊!這是我能為兒子做的最後一點事,就讓我做吧。”

於是兩人戴著口罩一邊打掃,一邊聊了幾句。

原來,死者和特掃隊長同歲,生前曾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因為厭倦職場的競爭和勾心鬥角的人際關係,把自己封閉在屋內,最終選擇了死亡。

這位父親感慨:“世態炎涼,但無論好壞,家人會始終你在一起,支持著你生活下去。”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或許是察覺到特掃隊長身上籠罩的那股陰鬱的情緒,完成清掃後,這位大叔說:“你可不能像我兒子那樣死啊!幸與不幸只是一紙之隔。人生有喜也有悲,你要加油哦。”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臉上帶著笑容,眼睛溼漉漉的,緊接著,還塞過來一千日元。

這場景讓特掃隊長難以忘懷,因為兒時的夏天,他的父親也經常把一百元塞到他手裡,跟他說:“去吃冰吧”。

這位父親仍在以自己的方式疼愛著自己兒子,即使他已經不在人世,這份愛依然在延續著。

死亡看似能帶走一切,卻無法抹去一個人與這個世界曾經建立的情感聯繫。

就像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裡說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還有一次,他受託去清掃一間破舊的單身公寓。

逝者生前窮困潦倒,全靠政府救濟金過活,也沒有親人,委託人是房產公司的經紀人,表現得非常冷漠和不耐煩。

剛進入房間,特掃隊長就看到一疊賽馬和賽車的彩票。

一想到此人居然拿著納稅人的錢賭博,他頓時心生輕蔑和厭惡。

清掃的過程中,他發現牆上的日曆標滿了○、×、△ 還有 / 之類的記號。

他猜想,或許這是死者生前在記錄當天心情和狀態吧。

而從某一天開始,所有的日期都被劃上了 / ,直到逝者生命的最後一天。

一頁頁地翻看掛曆,人生的虛無感和疲憊感漸漸壓了過來,以至於特掃隊長不得不停下,長嘆了一口氣。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除此之外,他還在散落一地的雜物中,發現了一頂施工安全帽,一根保安用的熒光棒,一件皺巴巴的工作服和好幾頁求職履歷表。

看來,死者生前也曾竭盡全力地奮鬥過,只是......

他開始對逝者有了同情和理解:“他也是盡力了吧......如果是我的話,可能不會這麼努力......”

在為之哀嘆的同時,他想到,儘管在生活中有很多困境,即使已經竭盡全力,也常常不能達到理想中的目標,但“人生不是用最後的總成績和別人比拼,而是每一天、每一刻和自己作戰,要活得更好更精彩。”

甚至,他萌生了要算上逝者的那份人生,努力活下去的想法。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相比年輕人,很多老人雖然似乎離死亡更近,卻更懂得向死而生。

有個獨居了一輩子的老人去世了,特掃隊長前去清掃房間。

房東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奶奶,據她說,逝者這輩子沒有妻兒,在這棟老樓裡已經租住了二十多年。

出於養老的考慮,生前他剛買了房子,正準備搬家,沒想到還沒來得及住進去,人就不在了,去世很久後,才被搬家公司的工人發現。

聽到這些,特掃隊長突生出一種人生無常,造化弄人的感覺,替逝者感到傷感和可惜。

但老奶奶卻很淡定平和地說:

“XX先生啊,是去了一個特別好的地方了。因為他一直活得很拼命,上天才會跟他說‘好了!你已經足夠努力了’,然後就把他接到天堂裡面去了。”

看到他一臉懵的樣子,她又笑著補充道:

“等你上了年紀以後,就會明白的。不過,回顧過往你就會發現,其實人生很短暫,很多事情都要思考清楚再做才行啊。

老奶奶的這席話,讓特掃隊長對“死亡”的意義有了全新的感悟:

終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這一天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來臨,我們無從得知。也許無法輕鬆地等待那一天的到來,也無法提前做好精神準備。但是,我們可以記住那一天終將會來,以死向生。這樣,每一天我們都會有嶄新的發現。究竟什麼才是我們必須珍視的?其實,必須珍視的不就是我們身邊那些最親愛的人嗎?為此,我們又該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所謂向死而生,就是面對死亡、全力奔跑。儘管這個世界中,有很多現實有如地獄一般醜惡......

我們總認為生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很漫長。

當死亡不期而至時,又會為自己沒有用力地活過而感到遺憾。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生命之力量,正在於敢直面死亡


讀完《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書單君最大的感觸是,只有直視死亡,我們才能意識到生的可貴,竭盡全力地活好每一天,直至生命的盡頭。

就像奇葩說辯手邱晨分享抗癌經歷時所說的:

死亡才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它可以照亮我們,和逼我們去改變那些我們自以為是的陋習……

由於對死的忌諱,“死亡教育”這門重要的課長期在學校缺席,其消極影響已經在顯現。

提議全面開展死亡教育的顧晉代表,職業是腫瘤科醫生,他目睹過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但家屬往往會拒絕接受舒緩治療,怕被認為是不孝。

還有近些年頻發的青少年自殺事件,更是讓人心驚。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在成長教育中,我們更喜歡歌頌生命的可貴,卻很少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

當孩子提出“人都會死的嗎,什麼是死?”等問題的時候,一些家長會“呸呸呸”幾聲含混過去;有的會半哄半騙地說:人死就跟睡著了一樣;更多的家長,則會刻意美化:人死了,就會去很遠的地方。

無論是哪種答案,他們都深信這樣做是在保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卻不知,人對死亡的概念從4歲起就已經開始形成了,錯誤的認知會讓很多人成年後依然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死亡。

有人因為無法從親人離世的悲痛中走出,患了抑鬱症;

有人出於對死亡的恐懼,焦慮得睡不好覺;

還有的人抱著“死即是無”的想法,得過且過,為自己已經活明白了而感到慶幸。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

因此,終於有人將“補課”提上議程時,我們不應該再逃避。

其實,生命之力量,正在於敢直面死亡。

正如作家史鐵生所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裡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中國家長不敢觸碰的禁忌,終於要被這個人打破了



圖源 | 《入殮師》、部分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