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FG42伞兵步枪仅生产了7000余支,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中首次亮相!


FG42伞兵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专门为伞兵设计的自动步枪,FG42主要装备的是二战德国空降部队。

1942年,德国空军武器发展研究处经过测试,最终选择了莱茵金属公司路易斯斯坦格设计的样枪。1942年定型命名为42型伞兵步枪,简称FG42。希特勒对这种新式武器甚为喜爱,要求马上生产,还希望能作为德军的制式步枪。

1943年初,德国决定装备这种伞兵步枪。但此时的莱茵公司正忙于为德国陆军生产其他的武器,没有多余的生产线去投产新枪,德军只得把FG42的生产合同转交给克里格霍夫兵工厂。

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第一批2000多支FG42步枪,很快被移交给德国空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轻型步枪在全自动模式下需要很大的力气来控制后坐力,而且生产成本也太高。

根据反馈意见,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的工程师在1944年初重新设计。经过改进后的新枪,被后人称为FG42第2型,或FG42-2,而原来的型号则被称为第1型或FG42-1。

FG42采用10发或20发弹匣供弹,弹匣呈水平状插入机匣左侧。扳机后带有倾斜式握把,后期型修改为倾斜度较小的握把。

中空的直型枪托容纳枪机尾部的后坐缓冲器,较短枪管以适合给伞兵使用,设计上可以提供如轻机枪或步枪相当的火力。FG42的早期型号配有光学瞄准镜。

FG42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由枪管下方导气管进入活塞筒,旋转闭锁式枪机。击发装置单发射击时处于闭膛状态,射击更精确。连发射击时,则处于开膛状态,以便冷却枪管。

FG42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并增加了重量,然而却因为发射大威力的标准步枪子弹,因此它在全自动射击后座力过大。实战亦证明FG42无法替代轻机枪的角色,因为弹匣容量小,枪管亦容易过热。相对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也不具备优势。

FG42首次亮相是在1943年9月12日德国空降部队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中。1943年以后德国空降部队基本作为步兵部队使用,这种伞兵专用自动步枪需求不再迫切了,量产持续到1944年。至二战结束,德国仅生产了7000余支FG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