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一、城市概況

赫爾辛基(Helsinki),是芬蘭共和國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同時也是芬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貿易、交通和航運中心。地理座標:北緯60°1',東經 24°53',時區: UTC/GMT +2。面積 686平方千米,人口 62.8萬(2017年)。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依山傍水,湖泊遍及街頭巷尾,島嶼星羅棋佈,城市被森林所包圍,森林又被大海所擁抱,夏日碧海藍天,冬季遍浮流冰,自然環境極佳,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都市;(為2000年歐洲9個文化城市之一)是一座充滿活力的文化都市。因城市建築多用淺色花崗岩,故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也被世人讚美為“波羅的海的女兒”;注重現代生活品味,彰顯大都會魅力與北歐式的優雅,連續多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二、歷史沿革

芬蘭最初是瑞典王國的領地(1155—1809),其名稱在瑞典語就是“新發現的地方”,芬蘭人自稱為“蘇米”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Gustav Ⅰ Vasa,1496—1560,1523—1560在位)為了和漢薩同盟的城市塔林(Tallinn)爭奪貿易,於1550年在塔林對面的波羅的海海岸修建了這個城市,命名為赫爾辛基。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1561年,古斯塔夫一世攻佔了塔林,在很長的時間內赫爾辛基沒有得到發展,一直被維持在一個濱海小城鎮的發展規模。

1640年南遷至現址另建新城。

1710年,赫爾辛基慘遭瘟疫。

1713年,初具規模的赫爾辛基被火災焚燬。

1809年,在北方戰爭中俄羅斯打敗瑞典,芬蘭被割讓於俄羅斯,成為沙皇俄國的芬蘭自治大公國。自此,赫爾辛基漸漸發展成為一個主要城市。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為了在芬蘭境內消除瑞典勢力和便於管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1777—1825,1801—1825在位)將芬蘭首都由鄰近瑞典邊界的圖爾庫(Turku)搬遷到赫爾辛基。

1917年芬蘭獨立後,赫爾辛基成為芬蘭共和國首都。

1918年1月27日—5月15日,一場由爭取民族自由的鬥爭發展成為芬蘭內戰,芬蘭左派(紅軍)在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合作和支持下,發動了旨在推翻受德國支持的新政府、代之以馬克思主義“新秩序”的革命與政府(白軍)發生的戰爭,最後以政府軍獲勝而告終。

戰爭伊始,赫爾辛基即落入了紅軍之手,4月就被德軍奪回,內戰對赫爾辛基的破壞性不是很大。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在冬季戰爭(1939—1940,蘇聯與芬蘭於二戰期間爆發的戰爭)和持續戰爭(1941—1944,芬蘭認為是冬季戰爭的延續,蘇聯認為是衛國戰爭的一部分,是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的戰鬥,芬蘭只不過是德國的幫兇)之中,赫爾辛基都受到蘇聯軍隊猛烈的空中轟炸。僅在1944年春季的一次轟炸中,蘇軍動用超過2,000架次轟炸機,對赫爾辛基投下了16,000枚炸彈。由於赫爾辛基的空中防禦出色,只有很少的炸彈落到了人口密度高的區域,因此對赫爾辛基的破壞程度相對較小。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三、經濟概況

20世紀的前半個世紀,赫爾辛基處於紛亂狀態,至70年代,赫爾辛基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較之歐洲其它地方還是要遲緩一些。到90年代,赫爾辛基都會區人口增長了3倍,2006年達150萬人,佔芬蘭總人口的20%以上,使之都會區成為了當時歐盟成員中發展最快的城市中心,僅次於布魯塞爾是歐洲第二個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首都。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集中了全國1/3以上的產業工人,主要工業部門有機器製造、造船、食品、紡織、陶瓷、印刷、服裝、金屬製品、木材加工等;此外,電子、造紙、化學、橡膠等行業也都很繁榮。工廠大多分佈於市區的東北部和西南部,均毗鄰海運碼頭。專業生產破冰船、客船和海洋工程船的沃特西拉船廠和盛產高級陶瓷器的阿拉比亞瓷器廠都在港區附近。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還是芬蘭的交通總樞紐,市內有運河同海洋相通;有鐵路與海港碼頭、工業區以及全國各大城市相連。赫爾辛基港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約佔全國20%。全國50%的進口貨物通過赫爾辛基港進入芬蘭。得益於俄羅斯轉口貨物運量上升的赫爾辛基港,2003 年的集裝箱吞吐量是48萬標準箱。

……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四、旅遊與主要景點

芬蘭地處高緯度,夏季的光照時間長達20個小時,因此赫爾辛基又被稱為“北方的白晝城”,“太陽不落的都城”。

赫爾辛基建在被幾十個島嶼環繞著丘陵地勢的半島上,城市建築風格獨特,街道寬闊,到處都被茂密的森林覆蓋,樹木蒼翠綠草如茵,湖泊星羅棋佈,景色十分迷人,旅遊景點眾多。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雕像

哈維斯·阿曼達雕像(Havis Amanda),矗立在市場廣場(Market Square)西側的圓形噴泉中央:端莊清秀、溫柔嫻雅的少女左手托腮,面向大海,靜靜地凝望著芬蘭灣,其優美流暢的線條栩栩如生。這尊雕塑是由最受芬蘭人愛戴的藝術家維勒·瓦爾格倫(Ville Vallgren,1855—1940)於1906年,以一位在巴黎求學的芬蘭少女為模特而雕塑出的阿曼達形象;1907年,少女塑像曾在巴黎展出;翌年,“阿曼達”便出現在了赫爾辛基市中心。作品被瓦爾格倫稱作美人魚(Mermaid),被人們譽為“大海女神”,亦稱為波羅的海的女兒。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俗稱“白教堂”)。在赫爾辛基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的百級石階之上坐落著一座路德派新教教堂——赫爾辛基大教堂,因其主體建築為乳白色,故也被稱作“白教堂”。大教堂所處高地的海拔達80多米,主體建築由若干希臘神殿式柱廊支撐,高聳的青銅圓頂鐘樓十分醒目,內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雕塑。大教堂建於1852年,結構精美,氣勢恢宏,堪稱芬蘭建築藝術的精華,是赫爾辛基的標誌。赫爾辛基大學神學院每年都會在教堂內舉行傳統而又隆重的畢業典禮。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在參議院廣場的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廣場中心,矗立著一組建於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Ⅱ,1818—1881,1855—1881在位)青銅雕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權。大教堂的鐘聲響起時,廣場一片寂靜,此時的遊人們也在此感受著宗教帶來的、讓人們淨化心靈的珍貴一刻。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烏斯別斯基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也稱“紅教堂”),建於1862—1868年間,是北歐最大的一座東正教教堂。精雕細琢的拱頂和4根由單塊花崗岩琢磨而成的柱子是教堂的兩大特色;13個金頂與古雅紅磚外牆顯得格外凝重;在聖壇後方有一道純金聖牆,由俄羅斯畫家繪有基督像及12門徒的壁畫。在赫爾辛基城市輪廓間,突顯了一抹俄羅斯在芬蘭宗教上所留下的遺痕,是俄羅斯風情滲入芬蘭歷史的見證。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芬蘭總統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Carle Gustaf Mannerheim,1867—1951)元帥曾率軍力敵蘇聯的侵略,於1951年1月28日客死瑞士,其遺體被安葬在大教堂內。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被掏空岩石之中的教堂,岩石比相鄰的街道要高出8~13米,可同時容納940人,坐落於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廣場,由蘇歐馬來聶(Suomalaimen)兄弟設計,於1969年建造完成的。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岩石教堂的設計獨具匠心,堪稱世上最美妙絕倫和最有藝術震懾力的建築物。教堂直徑24米高10米為斗笠狀玻璃穹頂,使用了長度22千米的紫銅條盤卷而成;100條放射狀的樑柱如撐開的傘骨,將穹頂與岩石牆壁連結;各樑柱間鑲嵌著透光玻璃將自然光流瀉到教堂之內;牆面上處處都有被開鑿而留下的凹凸痕跡;在自然光的輝映下,簡單的聖壇盡顯莊重與神聖;側面設有聖歌樂臺和巨大的管風琴,教堂時常被作為音樂會的演奏場所;教堂入口走廊為隧道狀;為保持附近居民區的安靜,教堂沒有設計鐘樓。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岩石教堂,不著雕飾,渾然天成,獨具趣味,簡樸、粗礪、壯觀和現代,芬蘭人崇尚自然古樸的審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西貝柳斯公園(Sibelius Park),是為紀念芬蘭著名作曲家讓·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詳見附記)而建。公園坐落在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西北面,瀕臨遊艇港口,綠樹成蔭,草木扶疏,青翠欲滴。在青松翠柏環抱之中,一座由600根長短不一、粗細不等的不鏽鋼管組成的抽象管風琴“雕塑”,成為芬蘭音樂史上偉大的民族音樂家西貝柳斯不朽作品的象徵。每當海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風鳴聲,彷彿是大自然在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著永恆的樂章;相鄰處,西貝柳斯金屬頭像嵌在一旁的紅色岩石上,表情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這座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紀念碑”,是芬蘭著名女雕塑家艾拉·希爾圖寧(Eila Hiltunen,1922—?)花費了6年的心血,於1967年西貝柳斯逝世10週年之際完成的傑作(其複製品被作為國禮送到聯合國大廈永久展出)。

……

走馬觀城——赫爾辛基

附記、西貝柳斯生平簡述

讓•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被尊為“芬蘭音樂之父”。10歲開始作曲,年輕時在柏林和維也納學習音樂,後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任教。他一生創作了7部交響樂、100多首獨唱歌曲、大量的提琴曲與鋼琴曲、兩部歌劇及一部舞劇。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描寫芬蘭人愛國熱情的交響詩《芬蘭頌》,被稱之為芬蘭第二國歌。他對芬蘭的重要性並非只侷限於音樂,其作品至今仍被作為芬蘭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逝世時,芬蘭以國禮為他送葬。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