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有心向佛,却无法割舍人间美味,这类人往往会在宴席上说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给自己找个台阶聊以自慰。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是济公和尚说的,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很多人都不知道。

影视作品中,济公和尚整天穿得破破烂烂,摇着一把破蒲扇,放浪形骸,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历史上真实的济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济公的生活原型叫道济和尚,南宋著名禅宗高僧,浙江天台人,俗姓李氏,名修缘,法号道济。

道济和尚生于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嘉定二年(1209年)圆寂,享年六十岁。

道济和尚才华横溢,善于写诗,他不像大多数僧人那样,拘泥于吃斋打坐、诵经念佛等表面形式,而是在闲暇时间创作诗歌,写下了大量诗作,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等文集之中。

道济和尚还十分精通医术,为很多平民百姓治疗疾病,倾力相助,从不收取分文报酬。

做为禅宗第五十祖,道济和尚的修为不局限于佛教,他对道教也有钻研及修炼。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与影视作品的形象相似的是,道济和尚行为乖张,不修边幅,被百姓称为“济颠和尚”。

道济和尚不愿受清规戒律限制,他喜欢喝酒吃肉,四处云游,多行善事,为百姓分忧解难。

道济和尚曾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乍看上去,人们会认为他是在谈论喝酒吃肉的问题,实际上,道济和尚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酒肉这等简单的问题。

道济和尚学佛,不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以实际行动展示佛教的本质,诸如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普度众生等等。

道济和尚所说的话是在提醒学佛的人,要发自内心做善事,做实事,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今天仍然有很多学佛的人,热衷追求表面的形式,比方说为了做功德就大量买鱼、蛇、鸟、龟等动物放生。

表面上看是仁慈的行为,实际上,抓捕动物的人不知伤害了多少生灵,造成“抓捕——放生——抓捕”的恶性循环,反倒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放生秀。

明朝末年,张献忠为乱蜀地,境内匪患猖獗。一些匪徒欺压百姓,百姓只好逃到峨眉山的庙中避难。

庙中的主持看难民可怜,就开门收留了他们,不想被匪徒发现,追到寺庙。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主持和尚认识其中一个土匪头目,就要求他放过这些难民,土匪头目不想轻易放手,又因主持有恩与自己,不好拒绝,因此提出苛刻要求,让主持喝酒吃肉,才肯放过难民。

主持和尚没有拘泥于清规戒律的表面形式,而是以实际行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他果真喝了酒吃了肉,救了百姓的命,不求功德虚名,只求问心无愧。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其实济公还有后半句 更戳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