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祕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6月份在巴黎盧浮宮舉行的OPPO Find X新品發佈會,至今仍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一款升降式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正式橫空出世,打破了所有人的想象。正當所有手機廠商都在“借鑑”iPhone X的時候,OPPO卻選擇了“不跟隨”,帶來了這款”出格“的現象級別產品——OPPO Find X。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事到如今,不少人仍然想對這款現象級別的OPPO Find X有著更深入的瞭解,而在近日,OPPO產品經理接受了知名媒體的採訪,向用戶揭秘了Find X從圖紙到最後誕生的全過程。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我們最開始就是想要做一個全面屏

”我們最開始就是想要做一個全面屏,一個真正的全面屏。“,這是OPPO 的結構工程師曾贊堅對於項目導向這個問題的回答。當市面上出現全面屏手機的時候,我們不可忽略一個事實就是由於各種傳感器和天線的淨空區,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塊“劉海”或“下巴”,並沒有達到嚴格意義上“全面”的程度。

真正的全面屏,是當前所有廠商共同努力的方向,OPPO也不例外,而OPPO Find X則是承擔了OPPO的一個“夢想”。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多種方案的試驗,才有了最終的形態

要實現真正全面屏,如何將前置攝像頭和光線感應器等元器件隱藏起來,就是 OPPO 團隊在開發時最需要考慮的問題。為了這個問題,OPPO開始了各種異想天開的想法,從一開始的只升降前置攝像頭的方案,後來認為不夠驚豔最早被拋棄;隨後的上下方向的大滑蓋,以及翻轉攝像頭的設計,又因為影響整體外觀卻被拋棄;最後剩下的雙屏的方案,因為人機交互上的衝突,產生了分歧。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直到OPPO 的 ID 部門發來了一張“神秘的圖紙”,才讓方案存在的謎團散開。這張神秘的圖紙上面的內容,正是如今Find X的雛形,這張圖紙上的內容,與以往OPPO的ID設計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向,並沒有市場調研,而是採用了喬布斯經典的理論:“人們不知道想要什麼,直到你把它擺到他們面前。”,因此Find X是OPPO這幾年來唯一的一款沒有在上市前做市場調研的機器,因為“它不需要”。

堅信神秘圖紙上的內容,最終能成為現實

看到這張神秘圖紙後,無論是OPPO的設計部還是研發部等多個部門,都一致認為會超出用戶的預期,並且有著一股神奇的力量,令所有人都堅信這款產品能夠最終實現。但為了保險起見,OPPO 仍然選擇同步進行已經開模的雙屏項目。兩者並行了約一週,當結構專家們評估完 Find X 的量產可行性後,OPPO 便在 2017 年底放棄了雙屏方案,毅然轉向了新的 Find X。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2017年年底確立全力往Find X的方案發展時,又出現了一個不少的插曲,到了2018 年 3 月下旬才拿到了三星的 AMOLED 屏幕樣品。考慮到 Find X 的最終發佈時間是 6 月底,實際上 Find X 的研發只花了 3 個月。

針對只有3個月的超短時間,OPPO的工程師們在評審方式做出了改變,選擇了“結果導向“的方式,就是項目組內部先進行嘗試,並逐漸改進,在這個過程中再同步和專家組溝通,這也間接讓 Find X 的突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3 個月,將最難的方案變成最強的壁壘

不做調研直接研發,對於OPPO來說更擔心不是成品率的問題,而是最終價格的問題,李勇當時的回答非常直接: ”光是一套結構件就上千塊了。“

高成本的背後是一系列的技術難題,除了那個驚豔的外觀,也有一部分是源自 Find X 上那突破性的精密結構,其中不少工序都要 OPPO 自己摸索著進行。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比如說Find X 的升降式模塊,OPPO 選擇靠電機馬達來實現整個模塊的升降過程。雖然難度很大,成本又高,但幸運的是OPPO在機械結構設計上有過做N系列的經驗,其中參與過當年N系列研發的工程師們,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聯繫上早年的供應商,成功將以前的 N 系列的馬達技術延續到了Find X 上。

解決了電動馬達的問題後,OPPO又在升降模塊上,解決了自動收回和無噪音等問題。李勇回想起升降式攝像頭最終成功那一刻時,就像是父母看到了剛出生的孩子一樣,不管何時回想起來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成功解決了Find X最大的難關之後,OPPO的研發部門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品質,所以在全球尋找供應商時也更加苛刻。比如 Find X 蘭博基尼版的後背蓋板,在光照下可以折射出若隱若現的碳纖維紋理。

”那東西非常難做,色帶是日本專供,打印出來一個 0.15 毫米的膜片,然後再貼到玻璃上,全球只有這一家能做,而且海外也只給三星和 LG 做,在國內就只給我們做。“至今回想起來,李勇依舊有些唏噓。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Find X 引領了行業,也改變了 OPPO 自己

Find X 上市後,如 OPPO 預期一般收穫了大量的好評。但質疑聲仍然存在,有人認為智能手機的未來應該是朝著一體化發展的,而 Find X 的機械結構方式反而更像是一個回到從前的產品,曾贊堅覺得有這些想法是很正常的,他並沒有認定機械結構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他覺得這和 OPPO 當初做閃充一樣,剛出來後會有很多質疑,但最終選擇權是在消費者手中。只要經過市場的驗證後能留下來,那它就是成功的。

把圖紙變成了量產,揭秘OPPO Find X誕生的背後

曾贊堅還認為,如果不是 Find X,連 OPPO 自己人都不知道原來這家公司還有這麼多的潛力可以挖掘,比如結構光,比如滑蓋和翻轉結構,以前都是擺在實驗室裡的東西,如果沒有束縛,研發團隊其實是有機會去嘗試這些新事物的,Find X 便是跨出這第一步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