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叔本華: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與無聊!(黑白先生)

叔本華: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與無聊!(黑白先生)

叔本華:生命的真相就是痛苦與無聊!(黑白先生)

午間在客廳裡和一位美女同學聊天,大多是她在說我在聽,她困惑無非就是工作和生活,讓自己不開心到要瘋的狀態,還好有個體貼的老公以及和睦的家庭云云,但是從小到大感覺自己像個陀螺似的轉啊轉,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為了什麼而存在...聊完,我送她了一本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然後對她說,人都是這個狀態,週而復始著每天的生活,至於幸福與快樂其實就是生命中那幾個點綴而已。

美女同學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的,甚至於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她等著我來指點迷津。我的回答只會讓她失望。人為什麼痛苦,按照叔本華的詮釋: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他說,人生即苦。成年人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大家普普通通,經歷著工廠流水線一般的人生——維持生存,找對象,擔心結婚,被催著生孩子,苦於掙奶粉錢,發愁工作或學業.....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運悲慘的人比比皆是。

根據叔本華的觀點,人受慾望支配,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我想,唯有剋制生命意志方可趨樂避苦。六條救治之道,1哲學,2藝術和3宗教,但只能治標。就像雞湯裡說的:物質相比,其實思想和精神的富足才是持久性的,思想和意識覺醒能給人帶來巨大能量,想要快樂必須要有精神上的富足,才有內心充盈,內心充盈的人不會排斥物質財富的追求,追求會致力於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

想要治本有三種:4發瘋,5自殺和6消滅全人類,而前兩種方法過於利己,無法使全人類脫離生之苦海。為什麼反派Boss們不為名不為利一心毀滅世界?看完叔本華、尼采,我終於懂了…… ​這也是希特勒德意志的哲學基礎。

中午和那美女聊天的時候,她也曾談到同學時代美好的愛情。不知道她回家看不看我送她的書。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裡對愛情赤裸裸的說:愛情的本質就是一種生殖衝動,愛情不過是大自然設下的騙局。世界上沒有童話,只有相信童話故事的人,而婚姻,卻被賦予了太多童話。

叔本華認為:婚姻的目的只是為了繁衍,愛情,不過是實現繁衍的必不可少的幻想,一旦繁衍實現了,幻想就消失了…… 唯有哲學家才能在婚姻中感到快樂,但哲學家是不結婚的。

說白了婚姻,只是雙方合作撫養孩子的契約。有了契約,兩個人才能組成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家庭。由此,個體的自由就會被大大壓縮,雙方的許多社會行為便不再是獨立的,對於婚姻當事人來說,這意味著責任與義務,還需要愛與包容。

和美女同學聊天,談的最多的還有“她身不由己的生活”。這是關於自由的話題。叔本華也有此感慨:每個人都必須在生活的巨大的木偶戲裡上演自己的角色,並且幾乎一刻不停地感受著連接他的繩線發出的牽引,他也就身不由己地隨之而動。

我在想,人做為一個社會動物,總有不同的束縛,理想中的自由是沒有這一堆又一堆的責任感。誰都想為自我而活,為自由而在。但,一切。終究只能想想而已,存在的,一直都在,你忽略不了,也掙脫不開,黯然淚下時,喝一杯酒,自由不過是一杯酒的時間。人到底有沒有能夠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大概只有皇帝能夠做到吧。

臨走時,和美女同學談了談她的理想,理想這玩意其實更不靠譜。叔本華說,我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期待更美好的狀態中,同時又常常後悔和懷念往日的辰光。而當下的時刻只被當做是暫時的忍受,是通往我們目標中途的站點而已。這樣一來,在即將到達人生終點之時,驀然回首,大部分人會發現自己終其一生都在“暫時”地活著……

現實的你和理想的你之間的差距引發你的緊張和焦慮。理想都沒有的你只有虛無的人生只會引發厭倦。

所以叔本華說:人註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兩極之間。 ​

我為什麼喜歡叔本華呢?讀他的文字,能夠看清生活的真相、洞悉人性的缺點、瞭解生命的短暫和虛無,然後努力思考生活的方式,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只有懂得為什麼而活的人,才能生存的更好。都說他的哲學是悲觀主義哲學。其實,只是世人太樂觀,他更客觀而已。 ​

叔本華不是雞湯,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哲學。總覺的熬雞湯的人都是不幸福的人。因為雞湯裡只有麻醉沒有真相。當你喜歡上一切讓你感到麻醉、興奮和舒適的東西時,那麼,你的身體開始接管你的人生,而非你自己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