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GBN觀察|李斌:盯緊產品,這才是你的命門


GBN觀察|李斌:盯緊產品,這才是你的命門


文 | 姜 鵬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講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2014年底的一天深夜,正在搭建蔚來架構的李斌與小米創始人雷軍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

聊到深處,雷軍問李斌,你覺得做蔚來汽車最難的是什麼?

產品該如何定義。李斌答道。他認為,今天定義的車,三年後才能推出,同時要銷售四年,因此考慮七年之間發生的事情,非常具有挑戰性。

哪知雷軍卻搖搖頭說,最難的是團隊融合。

深受觸動的李斌由此開始思考並在內部討論,蔚來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GBN觀察|李斌:盯緊產品,這才是你的命門


答案如大家所見:一家用戶滿意度最高的用戶企業。

這種經營思路一直延續到蔚來上市的高光時刻。

2018年9月12日,誕生不到4年的蔚來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NIO,共發行1.6億股美國存託憑證(ADS),發行價為每股6.26美元,發行總金額約10億美元,總市值達63.13億美元。

然而代表蔚來上市敲鐘的不是李斌,而是12位蔚來車主。

“A New Day,Blue Sky Coming。”李斌在當天朋友圈裡留言寫道。這個出生伊始就被聚在鎂光燈下的汽車公司由此迎來新的里程碑。

它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電動車公司;它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它也是李斌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體驗、創造愉悅的生話方式是蔚來存在的意義。”李斌在發言中延續著蔚來的初心。

但迎接李斌的並不都是滿滿的祝福。


GBN觀察|李斌:盯緊產品,這才是你的命門


攻擊首先來自國外。美國FT報道,蔚來最終開盤價僅為6.01美元,低於預期,而融資額僅為10億美元,也約為目標(18億美元)的一半。

不敵預期,這或多或少與市場對蔚來發展擔憂有關。

一種觀點認為,蔚來上市是為解決資金困境。公開資料顯示,蔚來在2016年、2017年淨虧損分別為25.73億元、50.21億元。截至目前,蔚來虧損已超過109億元。

“蔚來必須上市融資,只有活下去,李斌才能進行下一步。”一位證券投資人士表示。

即便如此,外界對蔚來上市能否持久解決錢荒也有疑惑。

據不完全統計,蔚來融資已超過330億元,日燒金額超過2200萬元,燒錢速度驚人。

另一方面同,蔚來盈利似乎仍遙遙無期。“讓一個三歲小孩去養家餬口,這不切實際。”李斌在接受採訪時說。

一位長期關注造車新勢力的行業人士認為,從批露的IPO文件看,蔚來的未來之路比較艱難,因為從單一量產乃至後續利潤貢獻和已發生的投資數字不成正比,且還將長時間如此。

為此提供佐證的是,作為造車新勢力代表的旗幟,成立15年的特斯拉仍未盈利。


GBN觀察|李斌:盯緊產品,這才是你的命門


有大膽者推演,隨著蔚來完成上市,有投資人套現離場,散戶開始接盤,蔚來極有可能會被稀釋成為一個沒有主體的公司。“因為這就是一場資本遊戲”。

當然也有支持者。“排名前十家新造車勢力中,未來可能有三分之一能單獨存活下來,以獨立融資或者IPO方式。”一位不願具名的造車新勢力從業者分析道,他看好蔚來在用戶、服務以及智能互聯和OTA(空中升級服務)上的表現。

他認為,有別於傳統燃油車,純電動車除動力總成外,最核心的技術是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尤其是OTA無線升級能力,這也是傳統車企飽受詬病的地方。“奔馳EQC亮相,其實就只是換了一個動力總成,讓人非常失望”。

非議紛至沓來,更多雙眼睛在盯著蔚來。上市之後,蔚來將不得不公開更多數據,接受外界更多質疑。

那麼在這一刻,李斌應該注意什麼?

幫寧工作室認為,上市的喧囂之後,爭議仍會存在,李斌應該記住的是,蔚來本質上仍是一家汽車公司,而決定一家汽車公司存活壯大的無疑是產品和客戶體驗。

當用戶體驗成為蔚來的一大標籤時,它更需要注意,產品才是一家汽車公司的命門。

而打造更具競爭力、更適應市場需求、更低成本的產品是這個行業百年來持續向前的核心動力。

“繼續幹活。”2018年9月12日深夜,李斌在微信中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