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主要石油運輸線“咽喉”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主要石油運輸線的“咽喉”,戰略和經濟地位極為重要。這裡,也是最不平靜的海域。

2018年5月8日,美國宣佈退出2015年7月美英法德中俄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重啟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美伊關係再度緊張起來。自8月7日起,美國第一輪制裁針對伊朗的金融系統,涉及伊朗政府對美元的購買、黃金交易以及政府債務銷售。特朗普政府威脅,在2018年11月4日前將迫使伊朗出口石油量降為零,此後仍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可能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美國製裁激起伊朗人民的憤怒和反抗。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受阻,那麼伊朗將阻止中東其他國家出口石油。一旦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全球石油供應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世界市場油價將從每桶70美元左右漲至每桶100多美元,從而影響世界經濟。

中東地區向來是石油儲量最多和出口最多的“寶庫”。2016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7萬億桶,中東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就佔47.7%。霍爾木茲海峽扼守著中東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聯酋等國家的石油出口運輸通道,是從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必經之地,被稱為海上石油運輸線上的“咽喉”、世界石油供應的“頸靜脈”和石油寶庫的“閥門”。每天約有200艘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將近2000萬桶石油運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重要“石油寶庫”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隔著的一條“人”字形的狹窄水道。海峽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64至97公里,最窄處僅48.3公里,除去險灘暗礁,適合巨型油輪和大型艦隻航行的水道只有幾公里寬,只要有一艘巨型油輪或大型艦隻在主航道沉沒,便足以導致霍爾木茲海峽海運中斷數月。霍爾木茲海峽北臨伊朗,南接阿曼,東界在伊朗的格什姆島西緣和阿曼的沙姆之間,南岸拉斯賈白勒半島突入海峽中,致使霍爾木茲海峽成為一個巨型的“人”字。霍爾木茲海峽中有一些具有戰略性的島嶼,屬於伊朗的格什姆島最大,是個重要港口,它像一個衛士把守著霍爾木茲海峽的大門口;屬於阿曼的穆桑達姆半島地勢險要,成為監視來往船隻的天然“哨所”。

“霍爾木茲”在波斯文中意為“光明之神”。但是,歷史上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地區長期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掠奪。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佔據了亞丁灣入口處的索科特拉島和霍爾木茲海峽等戰略要地。1622年4月,英國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1908年,英國在伊朗南部的馬斯吉德蘇萊曼地區打出了中東第一口油井,1909年成立的英國-波斯石油公司,控制了伊朗大部分的石油開採權,英國對波斯灣地區進行了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美國於1938年在沙特阿拉伯開採出石油,取代了英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地位。從20世紀初到六十年代,西方列強基本上控制了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權和定價權,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從中東地區奪走大量石油。

時至今日,霍爾木茲海峽是否又要經歷一番強權與反強權的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