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領導不懂新媒體,快和我打起來了

領導不懂新媒體,快和我打起來了

在工作時會遇到很多蛋疼的事

比如別人家領導和自己的領導

新媒體公司領導往往啥都不懂

下面歷數幾種典型案例

1

工作矛盾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媒體,它承載了新聞、資訊、評論等信息內容。

它和用戶之間是相互的關係。新媒體和產品項目本身沒有關係。產品項目和用戶之間才有關係。

領導什麼都不懂,強迫發廣告、產品介紹、項目介紹等。

以為粉絲會轉發這些內容,甚至還以為這些內容能漲粉。(蜜汁微笑)

你想要漲粉,就得少發廣告。

領導要賺錢,就想多發廣告。

這兩件事是很衝突的,必須在兩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有的公司會按照固定的排期發佈相應內容;有的公司後期會商業化;有的公司會通過其他入口曝光等。

2

亂做決定

領導一句話,就要你獨立寫一篇稿子。

寫一篇不錯的稿子,至少要花三四個小時的時間。以領導苛刻的要求,還要再改一個小時。

領導應該在事前做出最準確的決策,避免臨時變卦,否則會浪費領導和下屬雙方的時間成本。

你覺得很好的標題,領導非要改。

標題必須符合正常邏輯,和文章內容有一定關聯。領導把標題改成了四不像,最後文章沒人看,全賴在下屬身上。

3

讀者需求和用戶需求

讀者需求是指粉絲閱讀文章的需求。

在一個團隊裡,最應該懂這個需求的應該是內容總監、內容主編、文章作者等。

用戶需求是指產品項目的目標用戶需求。

領導最懂的是用戶需求,如果領導懂讀者需求,寫文章的就是領導了。

所以,應該在讀者需求和用戶需求之間找到至少一個共同需求。滿足這個需求,就能很自然的把產品/項目推薦給粉絲了。

比如對教育經驗感興趣的用戶,對教育課程也感興趣;

比如對旅行攻略感興趣的用戶,對旅行產品也感興趣。

要了解讀者需求和用戶需求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領導和下屬要共同研討,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測評類時尚自媒體,就是保證了讀者需求和用戶需求高度一致。那麼打開率、轉化率自然就比其它類型的自媒體高了。

4

什麼熱點都要蹭

強行蹭熱點粉絲會取消關注。

領導覺得“咪蒙離婚”這個事件非常火,就要求下屬蹭這個熱點。

首先這可能只是想象中的火,“咪蒙離婚”的熱度和“劉強東性侵”相比,低了10多倍。

很多情感類自媒體強行蹭這個熱點,但還有很多人是沒聽說過咪蒙的。

所以如果一個事件只是小眾層面事件,在大眾層面並沒有引起轟動。

強行蹭假熱點,閱讀量就不會高。

其次,一個公眾號的定位,會決定什麼熱點事件可以蹭,什麼不能蹭。

比如文摘類的公眾號,就不能蹭科技類的熱點;

比如科技類的公眾號,就不能蹭時尚類的熱點;

比如時尚類的公眾號,不能蹭民生類的熱點。

強行蹭熱點,會讓粉絲覺得你是為了蹭而蹭,會讓粉絲討厭你。

不是任何熱點都能蹭。

本質上,公眾號內容主要有三種傳播方向:

2、給目標用戶看,超出讀者心理預期

3、給非目標人群看的,注重話題度

在蹭熱點時,就應該做出選擇,寫給哪部分人群看。

5

獎罰制度

寫了一篇閱讀量高的文章,沒獎勵。

寫了一篇閱讀量低的文章,也沒獎勵。

既然這樣,就得過且過。

優秀的公司應該實行獎罰制度,激勵員工。

達到XXX閱讀量,獎勵多少元;沒達到XXX閱讀量,扣除多少工資。

比如視覺志的一名小編曾經寫過4000W+的爆文,創始人沙小皮就直接獎勵了10萬元現金和一部iphone X。

獎罰制度讓人時刻保持著拼搏的動力。

寫出爆文,拿到獎勵;研究爆文規律,寫出更多爆文,拿到更多獎勵。

有能力的人會更有能力,付出和回報成正比;沒能力的人會下臺,付出和回報也成正比。

轉發這篇文章時,請屏蔽老闆、領導、同事、前同事、客戶、合作伙伴......

你還遇到過哪些問題?在留言區和小公舉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