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兩市再度震盪回落 短期大盤將跌至這裡

兩市再度震盪回落 短期大盤將跌至這裡

今日指數走勢全天再現分化,創業板指單邊下挫跌逾2%,,醫藥、白酒等大消費板塊集體殺跌,市場人氣表現低迷,近40只個股跌幅超9%,市場炸板率高企。截止收盤,滬指報2870.06點,跌0.12%,成交額1460億。深成指報9181.94點,跌1.23%,成交額1807億。創業板報1559.64點,跌2.19%,成交額567億。

盤面上,國企改革板塊延續強勢表現,瑞泰科技、岳陽興長、東方鋯業等多股漲停。深圳市國資委進一步明確明年國資國企混改目標,深圳本地股異動,深中華A強勢4連板,深桑達A直線衝板。高鐵板塊走強,晉西車軸、湖南天雁、天鐵股份、祥和實業、鼎漢技術等多股漲停。美年大健康被指用冒牌醫生體檢,回應稱遭遇黑公關,已報案,美年健康跌停。

消息面

1、多地推進重點項目 基建投資步伐或加快

在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之後,多地相繼召開重點項目投資工作推進會,不少省份還在近期發佈補短板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基建投資步伐或會加快,尤其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城鎮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方面。與之相配合的是,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速度將加快。

2、退市步入全覆蓋重落實新階段

退市新規亮相標誌A股退市制度的完善和實施步入新階段,即全覆蓋——退市對重大違法情形基本實現全覆蓋,重落實——強化交易所主體責任,明確各相關主體配合做好退市的相關責任。一直以來,退市難是A股市場的一大頑疾。“只進不出”或“只進少出”不僅容易滋生炒差、炒小的不良投資文化,而且扭曲了市場資源配置方式,消解了資源配置效率。退市難,一方面是制度設計不夠完善,一些退市情況未能納入其中,另一方面是執行難度大,利益糾葛多,特別是來自地方政府的壓力和投資者保護的壓力較大。

3、7月券商集合理財發行份額創新低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券商集合理財發行規模出現明顯回落,7月份以來發行份額創6年來新低。同時,集合理財產品新增備案數量也大幅縮水,同比下滑近七成。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券商共發行集合理財產品487只,環比下降9.5%,同比下降54.4%;發行份額僅22.99億份,創下2012年3月以來單月新低。

4、7月IPO過會率回升至年內次高

隨著存量企業的不斷消化,IPO“堰塞湖”已從高峰時的900家降至300家左右,逐漸“見底”,7月份擬上會數將達22家,相對於6月份環比增長1.4倍。進入2018下半年後,審核開始提速、過會率也正在逐步提高,但並不意味著嚴審標準有任何鬆動。發審委關注重點仍在財務真實性、持續盈利能力、關聯交易規範性等3方面。

大盤短期將跌至這裡

今日兩市行情延續上週的頹勢,雖然大基建板塊、銀行股等權重股早盤發力,驅動上證指數一度摸高至2900點整數大關,但創業板的破位下跌嚴重打擊市場人氣,個股大面積下跌讓早盤多頭的努力化為烏有。盤面上,油改、高鐵、水泥等板塊漲幅居前;西藏、醫療器械、生物疫苗等板塊跌幅居前。

目前是典型的陰跌回調行情,雖然指數下跌力度較小,但個股操作機會不多,個股普跌局部活躍,在連續被爆炒之後,今日低價超跌股大幅分化,大基建、國企改革概念就成了兩市為數不多的亮點。

近日國央企改革這條主線陸續發散,地方性的國改概念股被爆炒,演變成國企改革“炒地圖”行情,隨著輪番炒作後,市場如沒有新的邏輯主線,短期恐將跌至20日線2820點再展開新一輪上攻。

雖短期行情持續下行,但當前A股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低估值帶來高安全邊際。市場在反覆磨底之後,仍會回到基本面主導軌道上。後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對市場的支撐以及中報披露期對企業盈利增速的確認,大盤有望再度震盪上行。

隨著IPO過會率回升疊加上週五證監會關於退市制度決定發佈,市場短期謹慎情緒將再度佔據上風,短期還需謹慎操作。機會方面,目前來看,僅有國企改革主題持續性較好。建議投資者短線關注流動性充沛疊加國企改革概念的超跌個股,倉位保持在半倉左右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