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給你提醒:引用法條的正確姿勢,你會擺麼?

給你提醒:引用法條的正確姿勢,你會擺麼?

友友們知道論文寫作中有關法律法規標點符號的用法嗎?瞭解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的規範形式嗎?接下來請看詳細內容

有關法律法規等法律文獻的標點符號使用

法學寫作離不開法律法規,那麼引用法律文獻時的標點符號你都用對了嗎?

我國法律法規、行政規章、條例、司法解釋以及國際公約、條約等法律文獻或者規範性文件

1.用全稱表示時通常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

2.用簡稱表示特指且與條文序號連用時,通常加《》

我國《民法總則》第4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3.名稱簡潔表示泛指時,可以不加《》(但是全文統一)

我國憲法關於……的規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給你提醒:引用法條的正確姿勢,你會擺麼?

外國或者地區法律法規等法律文獻以及國際公約、條約、協定、國際組織文獻等

1.名稱包含國家、地區或者國際組織名稱的,其全稱應包含國家、地區或者國際組織名稱,加《》

《德國民法典》

《香港法例》

2.名稱不包含國家、地區或者國際組織名稱,通常在其全稱或簡稱前加國別、地區等名稱;不易引起歧義的可以不加。

英國《大憲章》

香港特區《教育獎學基金條例》

大家發現上面兩項的區別了嗎o(* ̄︶ ̄*)o

判例法國家的法律法規等法律文獻,及在不同年代修訂的國際條約等~

通常在名稱與書名號後用括號表明制定年代,或在名稱與書名號前加制定年代(全文要統一~)

美國《統一買賣法》(1906)

美國1906年《統一買賣法》

我國臺灣地區法律法規等的名稱,用引號!引號!引號!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我國臺灣地區“民法”(2002年修正)第10條規定:“……”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的規範形式

論文多次引用同一法律文獻時你注意到下面的問題了嗎?

法律文獻首次出現時,應用全稱,並用括號標明後文簡稱,之後出現時一般用簡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

給你提醒:引用法條的正確姿勢,你會擺麼?

敲黑板!劃疑難點啦!

你知道司法解釋等的規範形式嗎?“最高人民法院”是否需要放入書名號內呢?

其實呢!規範形式是這樣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 5號)第22條即為此意。

儘管立法者因經濟工作者的反對而沒有將學者與法官普遍贊成的情勢變更原則寫入《合同法》,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武漢市煤氣公司訴重慶檢測儀表廠煤氣表裝配線技術轉讓合同購銷煤氣表散件合同糾紛一案適用法律問題的函》(法函(1992)27號)、《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法發[1993]8號)、《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26條已經在司法層面承認和確立情勢變更原則。

上述例子參考:

唐儀萱:《服務合同通知義務的一般規則——的啟示》,載《當代法學》2016年第2期。

黃忠順:《訴訟外調解協議自願性的司法審查標準》,載《東方法學》2017年第3期。

大家發現了嗎,我國法律文獻條款項的序碼均用漢字表示,那麼寫作引用法律文獻時序碼也用漢字表示麼?

我國《合同法》第12條第1款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

我國《合同法》第12條第1款第2項規定合同內容包括標的。

(*^▽^*)也就是說,引用法律文獻的條款序碼,通常採用阿拉伯數字;直接引用時,引文內數字尊重原文用法。

給你提醒:引用法條的正確姿勢,你會擺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