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雞病防治】雞癱瘓了?基本上就是這七大原因導致的

雞場經常出現雞癱瘓的情況,很多養殖戶都分不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的情況,現就這樣的情況做一一的分析:

【雞病防治】雞癱瘓了?基本上就是這七大原因導致的

第一種:新城疫

病雞常出現腿麻痺、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扭轉等神經症狀,此病由於外觀症狀解剖病變較明顯而易於診斷,防治常根據免疫程序及抗體水平而進行,發病後緊急免疫常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緊急接種還得考慮有無溫和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謹慎免疫!

第二種:馬立克氏病

此病多發生於2月齡-3月齡的雞,但1月齡-18月齡的雞均會發病。當發生神經型馬立克時,病雞開始只是走路不穩,逐漸發展到一側或兩側腿麻痺,嚴重時癱瘓不起,典型症狀是呈現一腿向前、一腿向後的“大劈叉”姿勢。病雞肌肉萎縮,爪子多彎曲。

第三種:傳染性腦脊髓炎

病雛大多在1周齡-2周齡出現神經症狀,最初表現為行動遲鈍,繼而表現為雛雞不願走動而蹲坐在自己的跗關節上,或出現一側或雙側腿麻痺,有時在腿、翼、頭部可見明顯的陣發性震顫。剖檢變化不明顯,個別雞小腦水腫,腺胃肌層有小灰白區。

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將病雞隔離,給予舒適的環境和充足的飲食,注意消毒。

第四種:球蟲病

病雞糞便呈水樣稀薄,長期稀便造成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失衡。病雞表現為共濟失調,昏迷抽搐。解剖可見腸道有斑點狀慢性出血,腸壁擴張、鬆弛肥厚和壞死。

【雞病防治】雞癱瘓了?基本上就是這七大原因導致的

第五種:滑液囊支原體

病雞被感染的關節、爪墊腫脹,跛行,常伴有胸骨囊腫,飲食慾下降。解剖可見發病的關節內有粘稠的乳酪狀白色滲出物。本病多見於4周齡-12周齡的雞,環境條件不良可令病情加重。該病可垂直傳播,種雞應定期檢疫,接種疫苗。同時,注意提高飼養水平,蛋雞的滑液囊支原體也多,注意觀察治療。

第六種:病毒性關節炎

4周齡-7周齡的雞多發,更大周齡的雞也可發病。病雞表現跛行,小腿肌腱腫脹,有的斷裂,伴有皮下出血。剖檢跗關節或肘關節含有黃色或血色滲出液,預防可在種雞開產前接種病毒性關節炎滅活疫苗,發病後無有效治療方法,建議對症治療。

第七種:葡萄球菌感染(關節炎型)

某些疾病或人為因素是發生葡萄球菌病的誘因,如刺種免疫、外傷、飼養管理不善等。病雞關節腫脹,呈紫紅或紫黑色,有的破潰,並形成黑色結痂,有的雞出現跐瘤,腳掌腫大,有的雞跐端壞疽、幹脫,解剖關節囊內有漿液,或有黃色膿性或漿液狀纖維素性滲出物。

總之,凡能引起雞腹瀉的疾病,都能引起肉雞癱瘓,如:腸毒綜合症、病毒性關節炎、痛風症、滑液囊支原體、球蟲病、新城疫等。腹瀉、排料樣糞便幾乎長期陪伴肉仔雞,導致雞隻營養不良,腿軟無力而無法站立,其主要發病原因是疾病感染、飼料隱藏黴菌、舍內有害氣體超標、通風不良、免疫抑制的存在等所以解決肉雞腸道腹瀉問題不能單純依靠抗生素,要找出根本原因,進行對症治療。即要改善環境,又要保護腸道的生理機能。

飼養密度大、溫度低、墊料潮溼、通風不良、網床不平、網床上有鐵絲或尖銳的物品、應激等等,這些因素的存在又為外傷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所以加強管理,為肉仔雞提供舒適的生存空間也是減少癱雞的有效措施。

總之,減少癱雞癱瘓不但要加強飼養管理、增加機體抗病力,還要提供合理的營養,減少肉仔雞疾病以及腿部疾病,從而達到減少癱雞癱瘓淘汰的目的!

【雞病防治】雞癱瘓了?基本上就是這七大原因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