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西古建实在多,豆口村600多年的九脊殿,连县级文保都不算


行路难将山西平顺县多个自然村庄隔绝了起来,太行山深处,这里的文物古迹众多,古村古镇处处。

沿浊漳河两岸,不仅分布有唐宋时代的庙宇建筑,更有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古老村落。

该县现存各类古建筑中,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顺县石城镇豆口村,深居太行山腹地的峡谷,该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村里有座观音堂,堂前有碑文模糊的古碑,观音堂始建为元代,清代重修,连县级文保单位都不算。

观音堂坐落在石基上,一开间的单檐歇山顶,北向开木隔扇门,飞檐轻挑,给人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

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泛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