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永和桥一千四百岁在哭泣:我被严重破坏被垃圾掩埋了!救救我!


永和桥位于河南省安阳县永和集西头,桥身呈东西向,横跨在洹河故道上。该桥创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永定桥,宋代县名改为永和县,随更名为永和桥。

据《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载:“魏军屯于内黄,丙辰,帝与之接战,自内黄至永定桥。”唐大顺二年(891年),唐宣义军节度使朱温领大军与魏军战于内黄至永定桥一带。

此桥虽经历代修葺,但桥的主体结构及细部做法仍保持着宋及其以前的风格。《嘉靖彰德府志》载:“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府鲍恺重修永和桥。”

永和集为平原,该桥千余立方的桥石全由百里之外的西山运来,修建此桥工程艰巨。一千四百余年来,一直使用,充分展示出古代工匠造桥技术之高超。为先民的工匠精神点赞!

永和桥全长39.5米,桥面弧长31.5米,桥面宽6.8米,高8.2米。原传此桥为五孔连桥,实为厚墩联拱、横向拱券、不同跨度的三孔石拱桥。桥墩为长方体,宽3.7米,长6.06米,系纵横交错砌成,其两端均砌有扇状的分水尖。

永和桥栏板全部由长2米、宽1.3米、厚0.2米的青石栏板组成,共使用二十八根望柱衔接,柱顶雕有狮子和仙桃,两端有抱鼓石。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照片。

桥拱为一伏一券,拱券曲线和缓,中孔宽7米,次孔宽4.5米。在结构手法上,三孔砌法完全相同,中间大孔用四十行青条石顺砌,竖缝交错,用白灰泥进行粘结,保持着宋以前的古老手法。

三个桥券,雕刻精秀。中间大券正中,雕刻一条巨形蛟龙头,怒目俯视,龙须倒竖,二爪各攥一火焰宝珠,形象逼真。两侧雕龙乘云,飞马腾空,雄狮怒吼,牛跃羊跳。

三座桥孔的拱券表面和桥栏上嵌砌有许多浮雕图案,总面积近100平方米,内容有生动精美的人物、动物及植物,花卉图案最为特殊。永和桥不仅在建筑结构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极具研究价值。

永和桥面道路中间留下了两道古代车辙痕迹,辙沟深达8厘米,辙宽13厘米,两辙相距1.27米,同中外驰名的河北赵州桥有相似之处。对研究古代车马工具演变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两个小券正中,分别雕刻蛟龙头和王字虎,两侧雕刻蔓草卷叶。桥栏由石栏板、望柱、抱鼓石构成。栏板浮雕历史故事和各种花卉,望柱之上雕雄狮和仙桃,呈跳狮捕仙桃之势。该桥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在的永和桥石栏板、望柱、抱鼓石构成均不复存在,三孔桥只有两孔可见,桥的两边已经被垃圾环绕,几乎全部掩埋!

做为历史文物的永和桥成为现在的状态,深感痛心!【《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欢迎评论、收藏,严禁转载,点击“关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之前所有内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