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旦失去了“房地產”這個保障,三四五線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

下一輪暴漲?

這個話題其實說得有點早,畢竟三四線的房價普遍下跌還沒開始呢。

不過大的邏輯還是可以在這裡引申一下,而且最終的結論可能會有點出乎意外,那就是三四線的下一輪大漲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

一旦失去了“房地產”這個保障,三四五線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

當棚改的潛力被消耗盡之後,國家其實就沒有了對於地方經濟扶持的載體,也就是說,最難發展的階段往往不是窮的時候,而是大家普遍富裕的時候。

富裕了,發展的潛力就變小了,這就跟一個人考試從0分考到60分與從90分考到100分一樣,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四線城市的定位並不是像二線城市那樣“破局”發展成大城市,我們也很少看到國內的三四線城市參與搶人,三四線城市更多的是滿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並且讓當地人的生活水平維持在一定高度,這樣就達到了目的。

而且這種定位主要是給老年人的,因為三四線城市很難留住年輕人,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二十年後的三四線城市裡的年輕人比例。

大量的人口外流就使得三四線城市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日本的很多小城市最終變成了空城,這其實只是發展階段的問題,國內的小城市也在走這條路,只不過還需要時間,中國東北的現狀就很說明問題,大量的東北人散落到全國各地,前後不過二三十年時間。

從經濟層面看,由於中國已經走過了傳統制造業階段,這樣小地方的產業就面臨著斷崖式下滑的危險,開廠的老闆肯定對此體會特別深。過去靠少量資金加勤奮就能賺錢,現在則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在行業內活下去,這就是產業升級,行業還是那些行業,生產服裝的仍然生產服裝,只不過有錢的老闆依靠資本壁壘壟斷了國內的大部分市場。

一旦失去了“房地產”這個保障,三四五線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

現如今對於地方經濟來說,房地產行業就變得有點不可或缺,一旦失去了這個保障,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課題。

由於地方經濟的基礎變得越來越薄,可以發揮的潛力越來越少,人口又面臨著大量的流失,而房價又普遍處於短期高位,未來幾年再靠房產拉動經濟的做法就會比較危險,所以我是不看好未來再有一次大漲行情的,即使是有,出現問題的概率也比較大。

過去我們經常看到其它國家或地區出現樓市崩盤的情況,這並非偶然因素,中國也不會例外。

樓市崩盤跟發展階段有著很大的關係,過去雖然中國很多城市都發生過崩盤現象,但現在回首,會覺得當年的崩盤造成的損失並沒有那麼大,原因就是中國過去二十年裡都是快速發展期,崩盤所造成的影響會被經濟發展逐步消化掉。、

一旦失去了“房地產”這個保障,三四五線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

在不同的階段看同樣的問題一定會有不同的結論,凡是認為過往之事還會繼續發生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三四線城市未來的房價更多應該是看跌才比較正常,看漲就絕對出問題了。

並非是我在黑地方樓市,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對於三四線的樓市來說,盲目看多其實就在毀掉自己的財富。

很多人在這一輪行情中買了七八套房子,自己的自有資金全部扔在了樓市裡,而且還揹負了大量的貸款。

一旦失去了“房地產”這個保障,三四五線地方經濟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犯錯的地方就在於把樓市的短期上漲理解為永遠漲,即使是在樓市上行期,也應該保持冷靜。

等到樓市的下跌週期開始的時候,你們所謂的GDP、地鐵、高鐵因素都會變成悲傷的影子,成為你們抓不住的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