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苗鄉走出人大代表|敘永縣郵政分公司梘槽郵政所所主任馬向瓊印象

梘槽苗族鄉,是瀘州市敘永縣五個少數民族貧困鄉鎮之一。這裡雖然環境優美、重巒疊嶂,但離縣城較遠,足足有54公里,坐車到縣城也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為了省車錢,鄉親們通常走路去縣城,一走就是一天……

說起敘永縣梘槽鄉郵政所所主任馬向瓊,這裡的村民無人不識,無人不曉,馬向瓊自1984年起就紮根在敘永郵政基層網點,如今已35年時光。從2000年至今,馬向瓊連續當選四屆敘永縣人大代表,其中2011年她還曾當選瀘州市人大代表。紮根苗鄉,服務鄉親,她的初心始終未變……

苗鄉走出人大代表|敘永縣郵政分公司梘槽郵政所所主任馬向瓊印象

馬向瓊(左)到農戶家協助村民平整臨時建房用地地基

聽到馬向瓊的故事後,縣長流下了眼淚

1998年以前,梘槽鄉條件特別差,當時梘槽鄉的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

1995年底,結婚來到梘槽鄉的馬向瓊,發現梘槽鄉也沒有郵政代辦點。當地2萬多群眾要到幾十公里外的分水鎮上才能辦理郵政業務,不僅路費花銷大,而且也不安全。

有的客戶去取款還沒走出街,錢就被小偷偷走,而有的客戶從梘槽鄉坐車到敘永縣城再轉車到分水鎮郵政所,來回要兩天。

“白撒村的馬光明等人去分水郵電所取款,路上發現取的錢不見了,只好淚流滿面地回家。”“要是梘槽鄉開辦匯款,該多好”,村民馬光全感嘆道,而另一村民艾忠連每每回想起辛酸的從前,便忍不住流下淚來。

每每聽見村民說起這些事,看見村民落淚,馬向瓊的心總是很痛。

曾在海壩郵政代辦點辦理過郵政業務的馬向瓊心裡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梘槽鄉建郵政所!

“在梘槽鄉信用社左側,用幾十塊空心磚搭建了一間小屋子,擺上一張桌子就開始營業了”,馬向瓊對當初的艱辛仍記憶猶新,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梘槽鄉郵政代辦點就這樣開始營業了。

可這樣的小屋子當然不能滿足村民的用郵需要,於是,在1999年至2000年馬向瓊又籌錢,準備建設更加寬敞明亮的郵政所。

為了籌到建房錢,馬向瓊多次到信用社貸款都遭到拒絕,於是她又輾轉找到敘永縣信用聯社領導,向他們詳細說明了建房的用處,在她的努力和堅持下,終於審批了5萬元貸款資金……

於是場地建設開始了,苗鄉的村民十分關心房屋建設的進度,經常聚集到郵政所工地向馬向瓊打聽著房屋建設進度,問郵政所什麼時候能建好,而馬向瓊也一邊加緊建設進度,一邊為村民們提供郵政服務……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終於建成了一個寬敞的用郵環境,當地的村民心裡十分高興。

但有了寬敞的環境後,還沒等馬向瓊緩過神來,突如其來的磨難就來了,由於是自己建房,不懂的規劃,不符合國家驗收標準,於是來來回回尋找場地搬遷了六次……

馬向瓊心裡也有過矛盾,但每每想到村民,尤其對於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不用再受以前的苦時,她心裡便釋然了……

在敘永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期間,時任敘永縣縣長的李思倫聽到馬向瓊的故事後,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一個農村婦女做這些,能想到這些,太不容易了”,李縣長感慨道。

幫助村民解決難題,鄉親們笑了

如果你問馬向瓊,自己的孩子身高、體重,可能她不知道,可如果你問她,梘槽鄉有幾個村、有幾個學校、有哪些貧困村民,她卻記得特別清楚。

原海鴨村的楊婆婆是孤寡老人,馬向瓊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看望她,每次一去,就為她幹活和送錢送物,每次馬向瓊要走時,她都拉著馬向瓊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群英村的何正虎獨自一個人生活,因患有白血病,生活困難。馬向瓊時不時地為他送去峰窩煤、門、大米等,時間久了他也認識了馬向瓊,經常去馬向瓊工作的地方找她,馬向瓊都會為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與此同時,馬向瓊利用給村民送匯款單、包裹、信件等,走村串戶,深入到全鄉各個村,向村民宣傳郵政業務的同時,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去看望、慰問,瞭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並且提供幫助解決了一系列的難題。

2006年,梘槽通鄉公路被雨水毀壞嚴重,車輛通行困難,馬向瓊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呼籲,縣委、縣政府把梘槽通鄉公路的維修整治作為惠民工程,從此,改變了梘槽鄉交通不便的歷史。

馬向瓊除了關心貧困村民外,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鄉內各個學校瞭解學生的吃住等方面的困難。2009年10月的一天晚上,馬向瓊來到梘槽中學,當她瞭解到學生住宿困難,就幫助學校和學生解決住宿問題。2016年又為梘槽中學13個班級,每個教室捐贈一把雨傘,為學生們送去金典作文、茶杯、文具盒等。

現在,馬向瓊提出的修建農村防洪堤、鄉村公路加寬、對苗族人才的培養等建議,也正在落實中。

而作為梘槽郵政所主任的馬向瓊,更是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優質的郵政服務。

有一次,有位客戶來取款,存單是梘槽鄉何先生3000元的定期存款,但取款人卻不是何先生及其家人,出於職業敏感,馬向瓊第一時間通知了何先生本人,經核實,是何先生遺失了存單卻不自知,也沒有到郵政代辦所掛失。正是由於她的細心,為何先生挽回了3000多元的損失。

梘槽鄉雙河村艾中蓮有一張多年以前的存款單,是郵政通存通兌以前在分水郵政所存入的人工手寫存單,艾中蓮到分水郵政所去取款,電腦上沒有這筆存款。馬向瓊知道後,聯繫敘永縣郵政分公司幫助查找,終於在敘永縣西外郵政營業廳找到了……

女兒的病逐漸好轉,好人有好報

為了既兼顧好工作,又切實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馬向瓊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好家人和孩子。

女兒4歲那年,去河邊玩耍被大水沖走,幸好被人救起,但從此,女兒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又由於沒有照顧好,女兒的併發症就更多了,時不時暈倒、常常昏迷不醒、精神應急症、精神應急障礙……

為了給女兒治病,馬向瓊夫婦跑遍了各大醫院,並多次到北京首都醫科大學治療。

每每說起自己的女兒,馬向瓊總是辛酸和愧疚,為此,她的公公也常常抱怨她,一個女人就連自己的孩子也照顧不好。而丈夫也時有小怨氣,有時候馬向瓊下鄉,天黑了還沒回家,她的丈夫因為不放心,也總是第一時間去接她,經常勸她:“不要老是為別人著想了,少做點”,可是慢慢地,她的丈夫也習慣了她的忙碌,而當她真正在家休息時的落莫神情,他也就理解了馬向瓊,這個女人,就是天生的勞碌命。

而女兒的病,村民和她的朋友也看在了眼裡,紛紛為他們出主意,還自發捐款,但均被馬向瓊拒絕了,她說:“群眾的錢,我們不能要。”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女兒的病得到了控制並逐漸變好。

她也是苗鄉郵政所走出的人大代表

不同的身份

心中牽掛的卻全是鄰里鄉親

35年,時光荏苒

她的身上

一直散發著耀眼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