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各個年齡段都會患肛腸疾病?其實,更容易找上這4類人

肛腸病是指發生肛門和大腸的多種疾病。一般常見的有內、外痔及混合痔、腹瀉、便秘、肛瘻、便血、肛裂、肛門皮膚病、直腸炎、結腸癌、肛門溼疣、肛門瘙癢等疾病。

各個年齡段都會患肛腸疾病?其實,更容易找上這4類人

有關資料顯示,肛腸病患者最小的年僅1週歲,因食用罐裝奶粉導致大便乾燥;最大的83歲,是老年性便秘引起的痔瘡。

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物質消費、飲食結構也發生較大的改變,過多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精細食物;快餐、盒飯、油炸食品成了上班族的日常;熬夜、菸酒無度導致睡眠不足,這些都是肛腸病的誘因。肛腸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現實告誡人們,必須重視肛腸疾病。

其中,形成肛腸病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有關數據顯示,40%的人群上洗手間時有玩手機的習慣。這時,人的精神及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手機上,沒有時間概念,致使大腦的排便意識反應遲緩,而久蹲久坐又易引起血壓升高導致腦部供血不足,以及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受阻,使細胞缺乏供氧,血液一旦流通不暢就出現下肢部分神經發麻發木,表現為小腿痠麻的症狀。長期延長排便時間,極易引發肛腸疾病。

各個年齡段都會患肛腸疾病?其實,更容易找上這4類人

肛腸病通常是從便血、便秘開始的,而後發生肛裂、肛門部凸起腫塊,肛門直腸有異物感,漸漸發生腹瀉、粘液血便、排便困難等其他症狀。長期便血容易造成貧血,導致免疫力下降。肛裂、混合痔等肛腸病會產生疼痛或肛門異物脫出症狀,不僅排便困難,且損傷肛部周圍肌肉組織,令患者十分痛苦。

做到以下幾點,預防肛腸病是完全有可能的。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規律排便,時間三分鐘左右為宜。

2.如廁時最好不要抽菸,不要讀書看報,玩手機等。蹲坐馬桶時身體與有毒物質形成封閉空間,時間久了有毒氣體進入體內,容易引發肛門炎、宮頸炎及慢性陰道炎等疾病。

3.合理、規律飲食,不貪食偏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粗纖維蔬菜,多喝白開水。

各個年齡段都會患肛腸疾病?其實,更容易找上這4類人

4.勞逸結合。每天堅持40分鐘以上勻速走路,促進腸胃消化。空閒時可多做提肛運動,有意識收縮肛門進行鍛鍊。因為肛門直腸處於人體下部,長久站立和蹲坐,容易導致肛門部位靜脈迴流不暢。

5.一旦發現肛腸部位有不適感,尤其有便血疼痛症狀,切勿忽視,儘快到醫院檢查診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