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你在朋友圈緬懷5·12,但你真的參透生死了嗎?

讀文 讀史 讀詩書

閱人 閱事 閱生活

你在朋友圈緬懷5·12,但你真的參透生死了嗎?

作者“《心鑑閱讀》悠悠


1

十年前的5·12,我在昆明小住。那時根本沒有“地震”這個概念,印象中書本上記載的“唐山大地震”只是五個漢字,1976,太遙遠;唐山,太遙遠;地震,太遙遠!

所以,當我午睡醒來後無意間往家裡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的時候,心裡只是嘀咕“奇怪”,完全沒有意識到,“地震”真實的發生了,而且離自己的親人那麼近。

接下來的很多天,我開始守在電視機旁看新聞過日子,從中央臺到地方臺,從新聞頻道到國際頻道,無數慘烈的場面令人淚流滿面,有感動,有擔心,有希望,有失望······而從電話裡也陸陸續續得知:停水了,停課了,餘震了,昨晚大家在廣場上喂蚊子,今晚要在車裡過夜,甚至鹽被搶光了,大家都在囤鹽······生命、生死、生活,宏大與細碎交錯的真實,猝不及防,就那樣逼近人的面前。

記得09年春節後回到成都,很多人的談話開頭變成了“自從地震後,啥子都想開了······”

你在朋友圈緬懷5·12,但你真的參透生死了嗎?

2

十萬鮮活生命瞬間以一種慘烈的姿態離去,生命短暫,生死無常,既然一瞬間世界可以天翻地覆,那麼一切的處心積慮就顯得滑稽。

佛經中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易,虛偽無主。

憨山大師說,世界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據現代考古發現,如果將地球年齡46億年比作一天24小時的話,那麼,人類歷史300多萬年,相當於一天中的56秒,人類文明約8000年,相當於0.15秒,這8000年文明裡,天災、戰爭、瘟疫、饑荒……

即使逃過這些,活夠了100年,也僅相當於0.002秒。24小時中的0.002秒,人的一生,比曇花一現還要短暫。

3

面對無常,你能參透生死嗎?

有朋友說,經歷了身邊人的無常生死,他現在很佛系。

問他什麼是佛系,他說“該睡睡,該喝喝,一年還有十萬多······”

是啊,面對無常和生命的脆弱短暫,有時麻木也可以逃避。

可是,這不是真的佛系,這不是真的參透了生死。

正因為生命的短暫,我們才不該浪費這寶貴的時間,隨緣不是隨便,活在當下不僅僅只是及時行樂,安忍平和基於慈悲,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不是一味的將就苟且,不浪費自己的生命,才是真的參透了生死,因為,這短暫的幾十年太寶貴。

你在朋友圈緬懷5·12,但你真的參透生死了嗎?

佛陀曾說,對百位聖人供齋供物,不如剎那憶念無常。

《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第一。

時刻以無常的道理警醒自己,積極追求又不執著,以敏銳慈悲的心看待世界。於此娑婆世間,尋求出離解脫,利樂一切有情。

參透生死,是哪天與它不得不狹路相逢時,

我們已擁有了面對它的力量,和放下它的智慧。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發現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