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佛山將推人才“1+10”新政策匯聚五湖四海人才

(原標題:“城市三水”的人才宣言——將推人才“1+10”新政策匯聚五湖四海人才)

佛山将推人才“1+10”新政策汇聚五湖四海人才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圖右)為“淼城英才”、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愛頒發證書。三水區檔案局供圖

陳瑞愛等19人獲得第四批、第五批“淼城英才”稱號,陳志興等10人獲得首屆“淼城工匠”稱號。6月13日,在“傳遞榜樣力量 建設城市三水”——2018 年三水區“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大會上,一批榜樣人才湧現,將引領城市不斷前行。大會同時對獲得2018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的企業紅牛、星星製冷,“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天成、胡忠錄進行頒獎。

“決勝未來,人才是‘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在會議上不僅肯定了人才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還向五湖四海人才發出“英雄帖”。他表示,將推出三水人才“1+10”新政策,面向全國打造招才引智“1+6人才驛站”體系,匯五湖四海人才創偉業共成長。

榜樣精神

感動人心、催人奮進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愛成為三水首個第I層次“淼城英才”,她帶領企業為我國寄生蟲防控體系、肉食品質量安全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淼城工匠”、廣東電網佛山三水供電局高級作業員彭永健,通過配網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配網自動化水平,為區域發展提供高效用電保障。“淼城工匠”、三水區技工學校教學處副主任徐勝,積極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為社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技術精英。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水區公路局的胡忠錄,在公路養護工作上勇於探索、不斷創新,在“美麗廣東”建設重點工作上作出系列突出貢獻。

從創新到教育,從供電到交通……人才在社會各個領域辛勤耕耘,為城市發展輸送多元養分。“你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甘於奉獻的精神,感動人心、催人奮進。”黃福洪說,表彰先進,弘揚敬業精神,是要向全社會釋放三水堅持以人才為第一資源,尊重人才、關愛人才,匯五湖四海人才創偉業共成長的強烈信號。

給予人才“淼城英才”“淼城工匠”等稱號,實質是三水向人才致敬,同時讓榜樣力量引領城市前行。“工匠精神就在於精和細兩個字。”“淼城工匠”、三水灝誠合成樹脂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劉華傑說,“精”就是做到產品開發每道工序都精雕細琢,不斷創新;“細”就是要鑽研每一個細節,追求把細節做到極致,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需要有這種精神。

人才政策顯成效

兩年增加17萬人

“從農業三水”到“工業三水”,再到進入“城市三水”發展新階段,當前的三水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黃福洪表示,三水要突圍,出路就在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讓創新真正成為第一動力,而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在國內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和白熱化的人才競爭背景下,以及三水自身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驅動下,去年三水打響了“人才爭奪戰”,推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二十條”政策,當中就有4條政策是針對三水產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對創新團隊、高層次人才、專業人才、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給予支持。

三水的人才政策也顯得誠意滿滿。在對高層次人才的扶持上,生活補貼最高達到3萬元/月,如果人才在三水購房落戶,購房補貼最高達到100萬元;在對專技人才的扶持上,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職取得博士學位給予2萬元學費補貼,企業建立院士工作室可獲補貼啟動經費100萬元,企業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可獲補貼啟動經費140萬元……

人才對城市的選擇實質是一個“用腳投票”的過程,政策對吸引人才有相當大作用。黃福洪在會議上公佈了一組數字:去年三水實際人口新增11萬人,增幅達15%,過去短短兩年,三水人口增加就達17萬人。“各類人才、社會精英‘用腳投票’,選擇三水,說明了我們的人才政策是逐步顯現成效的,更說明了三水的發展得到了社會的積極參與。”黃福洪說。

“此次被三水區評定為第五批淼城英才,我滿懷感恩。”陳瑞愛說,這體現了三水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支持,對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關愛。“淼城英才”、廣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主管李德山也有相似的感受,他說,三水區政府對人才扶持力度很大,對人才提供生活補助、住房補貼,讓他們對這裡有了歸屬感,可以安心在本地安家落戶、長期發展。

以城聚人

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城市三水”要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創新活力,關鍵是把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以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聚五湖四海英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黃福洪說。

此前,三水區區長鬍學駿曾表示,“城市三水”的核心是高質量發展,將更突出以人的發展為導向。這實質意味著,三水今後的發展將耗費更多心思和力量在“人”字上做文章,用好政策來引人,用好環境來留人,用好平臺來用人。

黃福洪表示,在去年基礎上,三水對人才政策進行了再梳理,人才政策要進一步改革,再發力、再加碼、再提標。近期,三水將再推出人才“1+10”新政策,面向全國打造招才引智“1+6人才驛站”體系,高標準建設人才服務專區,大力推動各類人才到三水創新創業。三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擴展開放包容的城市胸襟,增強城市宜居性,以看齊一線城市的優質公共服務和高效的政務服務引人聚人。

三水的目標是推動實現以城聚人。黃福洪表示,要把“城市三水”打造成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建功立業的發展載體平臺,把“城市三水”需要的各類高精尖缺人才吸引過來、凝聚起來,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讓三水成為夢想啟航之城、追逐夢想之地。

昨日的大會還啟動了三項活動,分別是創建企業“黨工共建示範點”活動、產業工人公共文化服務系列活動、“建設城市三水 匠心築夢未來”職工勞動競賽活動,通過系列活動全方位提升區域人才服務水平。

■人才說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愛:增加新型研究機構 搭建高層次人才平臺

近年來,三水區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勢頭迅猛,提前三年實現了先進裝備製造業千億行動計劃目標。但三水經濟要發展,光靠傳統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不可行的,而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最需要的就是高層次人才的支撐。三水要增強新型研究機構、博士後工作站、基礎創新研究平臺的建設,完善人才引入機制和配套設施,幫助企業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

希望三水能繼續發揮現有基礎研發平臺優勢,往國家層面、基礎創新方面努力,聯合佛山科技大學、廣州各大高校一起建設博士後工作站,結合地方產業培育人才,對產業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和轉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廣東星星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成平:企業要為人才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

人才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在星星製冷有著2名高薪聘請的韓國專家,其中一名負責精益生產,一名負責研發設計。精益生產專家讓星星製冷快速從地攤式作業轉向流水式作。如果僅靠企業自己的力量,可能需要10年才能完成這一轉型升級過程,但通過領軍人物的引進,公司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領軍人物帶領公司進入快速提升通道,可見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良禽擇木而棲,“城市三水”為人才引進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同時,企業為人才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也非常重要。企業要從人才的需求出發,盡最大努力滿足人才發展需求,讓人才對企業有歸屬感、認同感,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與增值,在企業平臺上有所作為,這樣才能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梁楚欣 三宣 王智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