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大唐女诗人薛涛—铅华洗尽断舍离(上)

在薛涛将近四十岁的那一年,她脱离了乐籍,从此隐于浣花溪畔,实现了自己“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的生活追求。薛涛依然是骄傲的,“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芳草”,展露出她内心的决绝与清高。


薛涛之后的岁月与风流才子元稹缠绕在了一起。当初薛涛虽然身为低贱的乐籍官妓,但以其出众的美貌,和"管领春风总不如"的才华,横扫唐朝诗坛。

与薛涛有诗歌唱和的中唐诗人,几乎全部为诗坛精英,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但是没有谁能真正的走进这位女诗人的内心,就在她青春已过的42岁时,薛涛遇到了比她小11岁的元稹。

元稹,字微之,年少即有才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就出于元稹之手,他与白居易同年考上进士,并结为终生诗友。

元稹一生风流,心牵功名,二十一岁时在蒲州当一个小官,与远亲家的少女崔莺莺私定终身,进京应试后,被三品大员韦夏卿所赏识,想把幼女许配给元稹,元稹权衡得失,弃莺莺而娶了韦夏卿的女儿韦丛为妻。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大唐女诗人薛涛—铅华洗尽断舍离(上)

元稹的仕途并不顺畅,一生经历过江陵、通州、同州、武昌四次贬谪,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出身门第不高,为了改变这一先天不足,获得岳家必要的助力,在韦丛去世后,元稹还娶了世族之女裴淑为妻。

三十一岁那一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东川,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薛涛相见。

虽然已经徐娘半老,但此时的薛涛,经历多多,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

薛涛的《四友赞》据说写于这次约会期间,四友,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薛涛各以一句诗就描摹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四友赞》·薛涛

据说元稹起初对薛涛还有些看轻,腹诽:乐伎写诗,花拳绣腿而已,但一看《四友赞》,也不得不翘起大拇指,点上几个赞。

大唐女诗人薛涛—铅华洗尽断舍离(上)

相遇的第二天,薛涛满怀真情地写下了一首《池上双鸟》,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俨然就是一个柔情万种的痴心女子,在向心上人诉说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池上双鸟》·薛涛

1200多年前,在那样的那一个节点,清高骄傲的薛涛被风流才子元稹迅速点燃了爱情之火,相隔历史的长河,我的八卦之火也在熊熊燃烧:薛涛和元稹,是有着同病相怜的情感的,他们在各自的生存状态中,卑微着、挣扎着、不屈着、傲然着,我想他们一定在对方的内心看到了自己,所以他们的初识,才宛如天雷勾动地火般的炽烈,所以薛涛才像飞蛾扑火般地奋不顾身。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