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沙漠綠洲的生命之源,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坎兒井


坎兒,意井穴,為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0公里。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在新疆一些沖積扇地形地區,土壤多為砂礫,滲水性很強,山上雪水溶化後,大部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較深。為了將滲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區灌溉,開挖井渠是比較方便的。而井渠技術已在龍首渠的施工中應用,新疆勞動人民大約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並將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條件下,創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它是把地層中的潛流沿著挖成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農田或澇壩。一條坎兒井一般長約3--10公里。四季水流不斷,水量穩定。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逐漸向西傳到中亞和波斯。


坎兒井由堅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澇壩四個部分組成。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長3-8公里,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達500畝。

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