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00後"今日高考 家長:我站遠遠地偷偷地看著他進考場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6月7日電(記者 李盈盈)今天是高考首日,來自全國975萬考生將走進考場,這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也是“00後”面對的第一場競賽。

對於中國家庭而言,高考猶如一場戰爭,一家人如臨大敵,父母請假,全家出動,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為考生保駕護航。

今天,來自鄭州市的楊曉宇(化名)打算獨自走進高考考場,他說:“(考點)離家近,自己騎自行車就能去。回到家裡,有好吃的就行。”

但是,他媽媽不親眼看到孩子安全進入考場就不放心,為此,媽媽專門請假一週,全力以赴為孩子的高考服務。

這樣會對孩子有壓力嗎?

曉宇說“會”。

既然如此,媽媽為什麼仍要堅持去考場?

媽媽表示:“就站在遠遠的地方,偷偷地看著他進去。”

一名知情者向未來網記者解釋了原因:“不放心啊,單親媽媽一手把他拉扯大,決定命運的時刻,怕出意外!他還是鄭州市前100名的好學生!”

未來網記者注意到,每年都會看到大量的家長陪同前來,高考考點外的家長數量並不比學生少,偶見有學生推著自行車進考點,其餘的考生不是家長開車,就是打車接送,或者就直接租住在考點附近的賓館。

2018年6月7日,北京市高考考點外陪考的家長鼓勵準備進考場的孩子 未來網記者何欣攝

面對考場外的陪考大軍,未來網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和考生,一起聽聽他們怎麼看陪考問題?

學生:家長可以接送 但陪考會增加壓力

對於來自父母親人的熱情陪伴,學生究竟是否喜歡家長陪考呢?

未來網記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向近百名學生徵集對家長陪考的看法,其中,小部分考生認為有必要讓家長陪考,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孤單,增添信心,增加安全感,利於考生髮揮”;絕大部分考生則選擇了家長可以接送,保證安全,但不需要家長在考場外等候,那樣會讓自己壓力山大,沒必要專門請假;至於是否需要在考點附近預定賓館,大部分學生選擇了“不需要”,或者“根據距離遠近決定”。

有學生用英語寫道,“考試期間溫度較高,如果讓家長待在考場外,他們會又熱又累,讓學生有壓力”,語言中全是對父母的關心體貼。

學生填寫的關於家長陪考的問卷調查

還有學生認為陪考會“浪費家長時間,打亂他們的正常生活,也增加學生的壓力,影響思路。”

有學生表示,“陪不陪嘛,讓學生感覺舒服就好,家長太多過問會讓學生有壓力”。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對於高考家長陪考問題的看法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代錚說,“因人而異,看學生自己的選擇吧,家長最好尊重學生的意願。”

“有家長陪同的好處是,走出考場的時候哪怕再失落都有人陪伴,不會太孤獨;比較獨立、要強的人不願意家長陪考,因為他們不想讓家長看到自己失落的樣子,愛的陪伴會讓他感受到壓力。特別是發揮不好的情況下,家長越關懷,自己越難受,認為愧對這份愛。”代錚補充道。

代錚的同學潘豪則反對家長陪考,他說“考試期間室外溫度普遍很高,人的情緒難免會有些急躁,如果一出考場,有的家長迫不及待地問‘考得怎麼樣?’恰逢有學生髮揮失常,家長和孩子間的溝通會出現問題,直接影響接下來的考試心情。”

另外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說,陪考會讓學生有壓力。他的觀點得到其他三名同學的贊同,趙美娟還認為,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學生。

但是,趙穎慧同學對此持反對意見,她認為,“大部分人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家長的陪同讓人心理踏實,也會增強考生的信心,最後一站應該有家人的陪同。”

究竟要不要陪考,家長怎麼想?

家長:陪考是給孩子精神鼓勵 也讓自己心裡更踏實

對於家長陪考,與前文那位考生的媽媽不同,記者諮詢的多位家長几乎異口同聲地表示“不贊成!”“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一位爸爸說:“送去約好接人地點就行了。”

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皮女士表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早晚要自己面對,解決自己的事,陪也陪不出好成績。”

2018年高考第一天,陪考的家長們在考點外送孩子。 未來網記者 何欣攝

廣州市的一位家長楊女士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家長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接送,畢竟那幾天比較關鍵,有什麼緊急情況的話,家長經驗多些。究竟是否需要陪同,需要家長與孩子溝通好,讓孩子保持平常心。“我倒不覺得陪護是壓力,哪個家長平日裡不給孩子壓力,反而在關鍵時刻顯示出不在乎已經沒有意義了。考完試出來見到親人反而有種踏實的感覺。”

不過,記者注意到,反對陪考的家長的共同點是孩子都還不到參加高考的年齡,那麼,家有考生的家長怎麼看陪考呢?

有三位參與問卷調查的高三考生家長毫無例外地選擇了他們當初高考的時候是自己騎自行車去考場,而現在,他們的孩子要參加高考,他們全部請假陪考。其中一位家長說:“這一代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家庭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陪考是父母關愛的自然表現。”

同是高三考生家長的林女士說:“陪考主要是擔心學生安全問題,家長心裡更踏實,也能處理一下應急情況,孩子人生的第一個關鍵點,還是要陪伴在身邊!”

另外一位家長寫道:“畢竟現在社會壓力太大,陪考是對孩子的一種精神層面的鼓勵。”

來自駐馬店的一位媽媽則告訴未來網記者,“我的孩子今年高考,她不希望我們陪,可我還想把她安全送到考場,然後回家做飯,保證她身體和飲食上不出狀況。”

“一些家長在考場外等,無非是想第一時間知道孩子考的怎樣。其實,成績跟平時掛鉤,我們的守候陪伴起不了作用,考的理不理想也要坦然接受,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有壓力。他們已是大孩子了,我們要適當放手。”這位媽媽補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