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如何讓自己過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黑白先生)

如何讓自己過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黑白先生)

如何讓自己過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黑白先生)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她《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裡,寫給兒子的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確實,人這一生,能從事自己發自內心熱愛並因此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的工作,真是太大的成功了,生活的幸福感也相應增加許多。人生最壞的習慣,大概就是苟安於庸碌的生活,讓悲哀與麻木簡單地重複,而且永無出頭之日。

很多人就是這樣,受得了肉體的苦,卻受不了學習的苦。他們為了謀生哪怕拉著板車風雨兼程,回到家中也不願動一點腦筋。對於窮人來說,你既然一無所有了,為什麼不努力一把,通過讀書學習一種技能,對抗這個殘酷的世界。即使世界在變,背景、機遇、運氣這些因素也許能左右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世界永遠不會虧待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如果不讀書不學習,我們的世界就會很窄,我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就會被身邊的人又或者各種腦殘劇劫持。在別人提供的低級樂趣裡自我陶醉,蠢而不自知。正如龍應臺所說,學習並不是跟別人比成績,炫耀裝逼。而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有思有想,才能對人、對事、對社會各種現象和問題有獨到的見解,才不會輕易被這個社會左右。但有些人腦是空的、心是“虛”的,言無思想,行無方向。如同一根隨風飄蕩的蘆葦。這種“蘆葦”太多了,他們唯一的優點就是好管理。他們膽小,懦弱,對未知事物缺乏探尋的勇氣,更不嘗試學習改變。他們害怕孤獨,精神貧乏,最後渾渾噩噩的過完一生。所以,人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有尊嚴,才能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