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戰“疫”記:淳安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在一線 聆聽他們的心聲……

戰“疫”記:淳安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在一線 聆聽他們的心聲……

截至目前,淳安縣已先後派出三批醫療隊馳援湖北,醫護人員們精準施治,悉心護理,為早日戰勝“病毒”而奮戰一線,這段時間以來,他們身邊也發生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他們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心聲。

战“疫”记:淳安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在一线 聆听他们的心声……

“能自由得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徐佳自述:

昨天中午接到通知,為了給患者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診療環境,我們負責的病區有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要把患者從原來的2號樓2樓搬運至4號樓13樓。時間緊、任務重,當時,我腦海裡就冒出三個字:太難了。大家都知道穿上隔離衣防護服,連呼吸都有些困難,更何況是要做轉運病人這樣的體力活,但我也一直不斷給自己鼓勁:“沒事,上了幾天班已經習慣了,一定能克服的,加油。”

來不及再多想,我們便開始投入到緊張的轉運工作中了。針對重症病人由我們醫護陪同,用負壓救護車進行轉運。搬運比我們想象得要困難,東西多,而且因為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相比平常的搬運會消耗更多精力,防護服裡面衣服溼了幹、幹了溼,難受極了。

战“疫”记:淳安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在一线 聆听他们的心声……

徐佳

在搬運過程中,我看到省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吳嘉也在幫忙搬運,雖然在防護設備下,但卻好像能看到在搬運重物時他發白的指關節。那原本是進行著那麼精細操作的一雙手,現在在生命面前好像又被賦予了更多力量。

下班回到住處,看到鏡子裡臉上還殘餘的口罩印,猛猛灌下一瓶水。卸下一身的裝備著實輕鬆了很多,突然覺得能自由的呼吸與平常的生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那麼,讓我們繼續戰鬥,為了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人能迴歸到平常的幸福。

战“疫”记:淳安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在一线 聆听他们的心声……

陳雪嬌

“確實有些辛苦,但一覺醒來又是一條好漢。”

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但這就是“逆行”的“陳俠女”的日常。陳雪嬌是參與援鄂任務的一位護士,來自淳安縣中醫院,對她來說,晚上八點到凌晨十二點,一個輪班就是至少連續四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凌晨兩點半才能回到酒店,收拾到三點半才能上床休息。白天還要接受培訓,很多時候連坐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確實有些辛苦,但一覺醒來又是一條好漢。”陳雪嬌就是這樣始終保持著一份樂觀的心態,忘我地奮戰在抗“疫”的最前線。

當記者視頻連線陳雪嬌時,見她剛走進房間,二話沒說一口氣喝下了兩瓶礦泉水。“太渴了!”她對著手機說道。“不是沒時間喝水,是不敢喝。喝了水,肯定要上廁所,那就得浪費一套防護服。現在防護物資實在緊缺,大家能省就省。其實我們也可以穿成人紙尿褲,但是工作起來很不方便也不舒服,大家索性都不喝水了。”

給患者抽血時,眼前霧濛濛的,幾乎看不清血管,帶著兩層防護手套,觸感也差了好多,常常要彎著腰找半天才能下手。原本那些得心應手的操作,在這裡都要花上兩倍、三倍,甚至更久的時間。“工作時,我們都是小跑的。”陳雪嬌說,因為是隔離治療,很多原本陪護家屬的事,也全部落在了護士身上。她還回憶,第一天上崗她小跑著忙了7個多小時,回到賓館後,雙腿直打哆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