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專家:40歲以上建議胃鏡篩查

金羊網訊 記者王俊,通訊員江清浩、朱恆梁報道:1個月前,45歲的市民李先生因貧血到醫院檢查,經胃鏡、病理檢查診斷為低分化胃竇癌,惡性度較高。李先生幾經打聽,慕名求醫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院長、胃腸外科專家何裕隆教授,醫院為其順利進行胃癌D2根治術,該手術屬疑難重症四類大手術。何裕隆教授提醒,亞洲是胃癌的高發地區,40歲以上建議做胃鏡篩查,高危人群建議1年檢查1次,比如有高鹽、醃製飲食、吸菸、 重度飲酒等不良習慣,或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家族史等。

據介紹,胃竇是胃體下界靠近十二指腸的地方,CT檢查發現,李先生的癌症已有部分浸潤,可能侵犯到旁邊的胰腺。通過術前評估,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消化醫學中心決定為其實施胃癌D2根治術,即除了對胃本身進行癌灶徹底切除外,還對第1站、第2站淋巴結進行清掃。"癌細胞就像身體裡的‘恐怖分子’,無時無刻不想著搞破壞,他們會破壞原發灶,還會往外侵犯其他部位,淋巴管是他們入侵的路徑,淋巴結是他們的‘營寨’,如果清掃不乾淨,癌症就可能侵犯全身。所以胃癌手術不僅要切除了原發灶,還要把周圍的淋巴結也清掃了。"何裕隆教授解釋。

據介紹,亞洲是胃癌的高發地區。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00萬例胃癌患者,半數以上都在我國,但我國的胃癌早診率卻只有15%左右。同為胃癌高發地區的韓國的早診率超過了50%,日本則超過了60%。數據顯示,早期胃癌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已超過93%。“胃癌不是一天形成的,是有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胃潰瘍、胃炎等,後面慢慢變成增生、癌症。”何裕隆教授指出,“我們倡導早篩查,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一定要做一次胃鏡,檢查沒問題隔個3、5年再做一次,高危人群建議1年檢查1次,比如有高鹽、醃製飲食、吸菸、 重度飲酒等不良習慣,或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家族史等。對於已經出現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的更要注意。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