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大成殿

四配、先賢先儒

國內外許多地方都有孔廟,也稱文廟。

孔廟裡都有大成殿和東西兩廡,

可是您是否知道,

孔廟裡不僅供奉著孔子的塑像,

還有一大批聖賢先哲的塑像或者木主牌位。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孔子像兩側第一批配享的聖賢

顏淵、曾參、子思、孟軻。

南宋鹹淳3年(1267年),

宋度宗到太學祭祀孔子,行釋菜禮,

開始以顏淵、曾參、子思、孟軻享配,

稱為“四配”。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唐朝開元3年(公元720年),

唐玄宗詔令國學祭祀孔子時,

將顏子、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子路、子游、子夏等十人享配孔廟,被稱為“十哲”。

因為孔子曾經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來評定學生們的優長: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這十人被公認為孔子的好學生。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孔孟之後,弘揚儒學最傑出的功臣是南宋的朱熹。朱熹(公元1130-1200年)發展了宋代理學,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所撰的《四書集註》,被元、明、清三朝作為科舉考試的官定文本,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康熙51年(1712年),增補朱熹為第十一哲。清人又增補孔子的弟子有若為第十二哲。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在孔廟中從祀,級別又低於四配、十二哲的,稱為“先賢”“先儒”。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先賢主要是指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

東漢永平15年(公元72年),

漢明帝到曲阜祭孔,並祭孔門七十二弟子。

此後,習慣上將七十二弟子的像畫在孔廟兩側的牆上,但不祭祀。

唐玄宗以十哲配祀時,將其他弟子從祀。

南宋時,又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

熹等五位宋代理學大師從祀。

今日孔廟所見從祀先賢的牌位,

位於大成殿兩側東西兩廡的北端。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先儒是指在歷史上對儒學有傑出貢獻的學者。最早推出這一舉措的是唐太宗。貞觀21年(公元647年),太宗下詔,每年太學祭祀時,將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生、孔安國、劉向、鄭眾、馬融、盧植、鄭玄、何休、王肅、王弼、杜預、範寧、賈逵等22位為《春秋》、《詩》、《禮》、《易》等做過註解的學者,作為傳播儒學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傳注之功。宋神宗時期,又將荀況、揚雄、韓愈等三位在儒學史上有傑出貢獻的學者列入從祀名單。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此後,明清時代將一批

尊奉儒家思想、品德高尚、

對中華民族有重要貢獻的仁人志士

列為先儒,從祀於孔廟。

如諸葛亮、韓琦、范仲淹、司馬光、李綱、

陸秀夫、文天祥、黃宗羲、王守仁、

王夫之、顧炎武、張伯行等。

從祀的先儒供奉於兩廡的南端。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這些走進孔廟裡陪祀孔子的聖哲先賢,既包括歷代的儒家文化精英,也包括了歷代的仁人志士。實際上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文化史,是一條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的精神長河。過去每年在舉行祭孔大典的時候,除了主祭官在大成殿前祭拜孔子外,還有許多官員來擔任分獻官,分別到這些聖哲先賢的塑像或牌位前,獻上祭品,進行祭拜。

走近孔廟 ▏孔廟裡面供奉的可不僅僅是孔子

歷代聖哲先賢、仁人志士的精神氣節名載孔廟,彪炳千秋。走進孔廟,站在這群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人們面前,瞻仰他們的聖像,辨認他們的名字,就像在與一代代的祖先們對話,孔子“仁者愛人”的情懷,曾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襟,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的浩嘆,怎能不讓人心生崇拜、感慨系之?怎能不在胸懷、志向、節氣等受到多方面的激勵和教育!傳揚聖哲先賢的故事,重溫他們的教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圖文綜合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