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中藥故事」老鸛草,強筋活血,祛風除溼,能解風溼疼痛

「中藥故事」老鸛草,強筋活血,祛風除溼,能解風溼疼痛

老鸛草,相傳是老鸛常吃故不畏陰溼

相傳,藥王孫思邈在四川峨眉山時,遇到一位前來求醫的病人。病人是一個 40多歲的男子,住在岷江岸邊,長年以打魚為生,天久日長得了風溼病。每當天寒陰溼時便兩腿紅腫、關節僵硬、周身疼痛、行動不便。孫思邈開方為病人治病,幾服藥下去卻效果不好。孫思邈親自去尋找治療風溼的草藥,然而失望的是,找不到太好的藥材。有一天,孫思邈又去採藥,無意間看到一隻老鸛在水邊食草,這隻老鸛形容蒼老,然而仍然行動靈活,看起來活力十足。孫思邈很奇怪,老鸛和病人生活環境一樣,長年累月遭受陰溼之氣侵襲,為何不得風溼?莫非經常吃的食物有治療風溼的功效?孫思邈觀察了幾天,在老鸛生活的地方找到幾種老鸛常吃的草,反覆觀察親自嘗試,最後選擇一種重新開了方子給病人,病人在服用幾劑後疼痛減輕,紅腫消退,數日後,竟然活動自如。孫思邈十分高興,因老鸛常吃這種草,於是將其命名為老鸛草。

「中藥故事」老鸛草,強筋活血,祛風除溼,能解風溼疼痛

風溼性關節炎

老鸛草,又名五葉草、老鴰嘴、野番茄草、鬼蠟燭等,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鸛草帶果實的全草。是一種使用歷史悠久的傳統中藥材。根據《中國藥典》記載,老鸛草味苦、微辛,性溫。祛風通絡,清熱燥溼,強筋活血。主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關節不利。《藥性考》:“去風,疏經活血,筋健絡通。損傷痺症,麻木皮瘋,浸酒常飲。”

「中藥故事」老鸛草,強筋活血,祛風除溼,能解風溼疼痛

老鸛草帶果實的全草可入藥

老鸛草的食用方法很簡單,可以用來泡酒,煮水和熬藥。老鸛草在民間還有一個偏方,用來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症,俗稱面癱、吊線風、口眼歪斜。方法很簡單,用野生的老鸛草一把(大約鮮草二-三兩左右),洗淨,切碎,水煎二大碗,頭煎燻洗,二煎內服。

「中藥故事」老鸛草,強筋活血,祛風除溼,能解風溼疼痛

老鸛草偏方可治面癱


關注【老李講中藥】,一起學習中醫藥知識,分享健康養生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