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什麼是“社會腦”?青少年的社會行為也受社會腦發育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有研究者提出了“社會腦”假設,認為大腦內存在著專門負責社會認知活動的腦區,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對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狀態(看法、意圖、願望)和情緒進行預測,快速處理與其他人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具體來說,社會腦的功能包括對他人面孔和姿勢的識別,對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評估,對他人下一步行為的預測以及如何與他人交流等。

什麼是“社會腦”?青少年的社會行為也受社會腦發育的影響?

社會腦是社會認知過程的生理基礎,不同腦區負責不同的社會認知功能,這些腦區包括內側前額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前扣帶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額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IFG)、顳上溝(superior temporal sulcus,STS)、杏仁核(amygdala)和前腦島(anterior insula)等,如後顳上溝負責對有生命物體動作的察覺;內側前額皮層負責對他人內疚、尷尬等情緒的理解,在競爭性遊戲中對對手心理狀態的猜測;額下回負責預測他人可能會做出的行為。

生命的第一個十年是兒童社會認知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因此以往對社會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期。但索厄爾(Elizabeth Sowell)等人的研究發現,社會腦的發育還存在第二個加速期,即青少年時期,一些社會腦的區域,尤其是前額皮層還在繼續發生著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在這一時期,社會腦的結構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這些變化與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如何?除了受荷爾蒙、社會環境的影響,青少年的社會行為是不是也受社會腦發育的影響?本文將通過介紹青少年社會腦和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特點和關係回答上述問題,並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社會腦的發育對當前學校教育的啟示。

青少年社會腦的發育特點

在青少年時期,社會腦的結構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軸突的髓鞘化還在繼續。大腦中負責知覺和運動的神經元其軸突的髓鞘化在兒童早期就已經完成,但在前額葉,軸突的髓鞘化要一直持續到青少年時期,同時軸突還在不斷增粗,使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速度不斷加快,這也是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不斷提高的原因之一。2.灰質厚度的變化。在兒童期,前額葉和頂葉的灰質厚度會增加,在青春期開始的時候厚度達到高峰,在接下來的青少年時期,灰質厚度則會降低。灰質厚度的變化與這一時期突觸密度的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會經歷兩次突觸的增多和修剪過程。第一次是在兒童早期,在出生後不久,大腦皮層內的突觸會激增,之後沒有被反覆激活的突觸由於缺乏活動機會而消失。第二次是在青少年期,部分腦區也會經歷突觸密度增加後修剪的過程。如在前額皮層的某些區域,突觸密度會增加,之後有一個平穩時期,在青春期後會出現突觸的減少和重構,最終突觸密度會降到成人水平。激增的突觸為外界環境對大腦的塑造提供了可能,個體所接受的環境刺激決定哪些突觸會被反覆激活,被保留下來,哪些突觸會消失,最終形成的神經結構會影響個體今後對社會認知信息的加工。

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特點

兒童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較晚,通常18個月左右才能理解他人的意圖、追隨他人的目光來注意某一目標,5歲左右才能完成心理學理論任務。與兒童早期相比,青少年的社會認知能力在不斷提高,逐漸接近成人水平,已經能夠在複雜社會情境中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圖、情緒,預測他人可能的行為。但是在青春期附近會出現社會認知能力下降的現象,尤其是在對他人情緒的識別方面。凱勒(Susan Carey)等人的研究發現,兒童在12歲左右對情緒的識別能力下降,從6歲到10歲,兒童的情緒識別能力提高20%,但在青春期附近卻下降10%。麥吉溫(Robert McGivern)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他們在研究中要求10—17歲的兒童將面孔所表達的情緒與對應詞進行匹配,10—11歲的女孩和11—12歲的男孩的反應時要比年齡小的兒童長10%—20%,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績會有所提高。可見,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並不完全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線性上升,而是存在著一定的波動和起伏。

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發展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雖然青少年對大部分社會認知任務的完成情況與成人無顯著差異,但二者在完成相同任務時對同一腦區的激活程度卻存在顯著差異。當要求青少年和成人區分他人的語氣是真誠還是有諷刺意味時,年齡在9—14歲的被試其內側前額皮層和左額下回的激活程度要大於23—33歲的成年人。在完成對錶情識別任務時,也存在著同樣的激活程度差異,當面孔表達的是恐懼情緒時,青少年大腦的杏仁核、眶額葉和前扣帶回等區域的激活水平要顯著高於成年人。這說明,與成人相比,青少年還沒有形成專門處理某一類信息的神經迴路,理解同樣的社會認知信息可能需要更多努力。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青少年和成人在完成相同社會認知任務時激活的腦區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布萊克莫爾(Susan Blakemore)等人嘗試探索青少年(平均15歲左右)和成人(平均28歲左右)在對意圖進行思考時腦區的區別,要求他們對與自己的意圖、行為結果相關的情境做出反應。結果表明,在完成任務時兩組被試的內側前額皮層、顳上溝、顳頂聯合區和顳極等社會腦區域都被激活,區別表現在青少年在完成任務時對內側前額皮層的激活水平要顯著高於成年人;而且在思考意圖的行為結果時,青少年內側前額皮層的一些特殊區域被激活,成年人的右側部分顳上溝被激活。這說明在完成相同任務時,青少年需要激活的腦區不同於成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完成這類社會認知任務的腦區由內側前額皮層向顳上溝轉移。

軸突的髓鞘化和社會腦各區域逐漸發育成熟是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提高的腦基礎,而在青春期附近出現的社會認知能力下降,在加工社會信息時與成年人在激活腦區以及激活程度上的區別,可能與這一時期突觸密度的變化有關。增多的突觸為外界環境對大腦的塑造提供了可能性,但過多的突觸還沒形成穩定、專門的神經迴路。這會使需要激活的腦區增加、信息傳遞速度變慢、信息加工速率降低,為了順利完成社會認知任務,需要增加對相關腦區的激活強度。而到成人期突觸經過精簡後,重構所形成的神經迴路能夠更為迅速而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傳遞和加工。

青少年社會腦發育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1.學校教育應重視對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的培養,為青少年創建積極的社會認知環境。良好的人際互動,尤其是支持性的同伴互動,為青少年提供了對他人和自己心理狀態和情緒進行理解和預測的機會,為社會腦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外界刺激。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支持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合作,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友誼的含義,建立平等、信任、支持性的同伴關係。此外,學校應為青少年提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增長社會互動經驗,有應對各類社會認知情境的能力。教育家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也提出12—18歲是青少年社交關係的敏感時期,要創造條件使青少年和同伴相處,更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瞭解社會。

2.避免青少年處於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校園暴力、網絡欺凌、社交孤立、被同伴忽略等,都會影響青少年社會腦突觸的修剪和重構過程,影響負責社會認知信息加工的神經迴路的建立,會使大腦本能地建立起一種防禦式而非學習式和適應式的神經網絡。防禦式神經網絡的功能是幫助個體應對惡劣的環境,但缺少對正常環境做出反應的能力,容易導致青少年出現多種心理或行為問題。

3.理解青少年在社會認知活動中的不足。雖然青少年在很多方面已經具有了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但由於社會腦仍處於發育階段,其對社會信息的加工和理解仍需要較多的努力才能達到成人水平,尤其是在對他人情緒、語氣和意圖的識別還存在著困難,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青少年當前存在的問題,給予青少年更多的理解、信任、耐心和關愛。

總之,青少年階段是社會腦發育成熟的重要時期,教育者應該重新思考和定位青少年的教育目標,重視對青少年社會認知能力的培養,使教育成為科學、全面的教育。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重點項目“高抑鬱風險青少年的識別和家校合作預防性干預研究”(zz2017010)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心理系;青島心理與精神健康研究院)

原標題:基於“社會腦”發育的社會化教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