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一起賞析從描寫邊疆的自然風光到謳歌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的邊塞詩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起賞析從描寫邊疆的自然風光到謳歌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的邊塞詩

作者背景

  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亦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凝練,表現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寫七言絕句,《出塞》、《從軍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詞釋義

  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連山,常年積雪。

  玉門關:在今甘肅玉門,是唐代的邊疆重鎮。

  破:擊敗。

  樓蘭:漢代西域的鄯善國,在今新疆鄯善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勾結匈奴,多次殺害漢朝使臣。這裡借指侵擾唐朝西北地區的敵人。

一起賞析從描寫邊疆的自然風光到謳歌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的邊塞詩

古詩今譯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名句賞析——“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起賞析從描寫邊疆的自然風光到謳歌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的邊塞詩

  前兩句描寫了青海的陰雲滾滾,遮天蔽日,連綿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無光了。這裡用了一個“暗”字十分準確地表現了雲塊的廣大、雲層的厚重,從而隱喻著邊疆生活的艱苦和戰場拼殺的兇險。守衛邊疆的將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遙望著四周。一個“孤”字襯托出形勢的嚴峻和將士的英勇。後兩句具體地寫出戰士們的險惡處境,僅僅戰場的風沙已經足以穿透將士的鎧甲,而無數次戰鬥中,敵人刀劍不是更嚴重地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嗎?但是,為了國寶,他們早已奮不顧身,實踐著不破頑敵、決不回師的誓言。詩中從西部邊疆的自然風光寫起,以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結尾,情景交融,並且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襯托的手法,達到了十分動人的藝術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