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作為先遣隊員去了武漢戰友趕來支援 他選擇留下繼續戰鬥

作為先遣隊員去了武漢戰友趕來支援 他選擇留下繼續戰鬥

作為先遣隊員去了武漢戰友趕來支援 他選擇留下繼續戰鬥

華商報訊(記者 魏光敬 通訊員姚馳)作為呼吸與危重症疾病專家的唐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濤,他很早就接到上級命令,赴武漢幫助當地某醫院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在得知命令空軍軍醫大學組建醫療隊時,他馬上在電話裡向領導請纓“我現在就在武漢抗疫一線,請讓我繼續戰鬥。”

1月24日深夜,醫療隊抵達武漢。第二天一早,張濤與醫療隊的其他隊員在駐地會合,以醫療隊普通患者救治隊副隊長、專家組組長的身份,進駐武漢市武昌醫院,與隊員們共同投入到新的防治任務中。

作为先遣队员去了武汉战友赶来支援 他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剛剛進駐,張濤就帶領醫療隊傳染、感控專家連夜實地勘察對接武昌醫院整體情況。針對受援醫院存在的感控問題,他與6名專家一起,走遍院區各個點位,現地指導、科學規劃,並對通道設置、感控流程等提出了改進意見,幫助受援醫院建立健全起了符合質量要求、貼合醫院特點的感控體系,減少院內感染幾率,保證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

作为先遣队员去了武汉战友赶来支援 他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面對武昌醫院幾百張床位和多名危重患者的救治壓力,張濤身體力行,每天第一個進入汙染區指導治療,逐個檢視病人,將患者分為輕、重、危重三級,分級進行診治,並建立標準的出入院管理機制,確保患者的入院渠道通暢。護理組副組長楊小林說:“張主任年近50歲了,他每天早上第一個進入病區,挨個對患者進行查房診療,經常下午一兩點才能從病區出來。”

作为先遣队员去了武汉战友赶来支援 他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同時,張濤每天帶領大家進行工作總結,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回到駐地後,他還要隨時接一線病房的電話,指導裡面的救治工作,晚上還要召集大家開專家會、醫生會總結一天工作,調整下一步救治計劃。

作为先遣队员去了武汉战友赶来支援 他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