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當你真正理解人性的時候您就不會想著去社交了?

當您正在的理解人性的時候,您就不會再喜歡所謂的社交了,因為社交的本質其實就是一次資源的交互,人性的本質是追逐利益的,在您能夠為對方帶來利益的時候去社交,往往比毫無利益的社交來的成功也更能讓對方產生想和你社交的慾望。

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去社交,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在自己身上,根據吸引力法則,當您能夠為更多人來了利益的時候,不需要你去主動,您就會擁有很多,所謂的朋友。這世界上除了家人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對您不計回報的好,所有的好其背後都隱藏著外界對於您自身的價值定義,我們生活在一個看似和平的時代,但是我們也同樣身處在人吃人的環境當中。

人性沒有所謂的善與惡,人是這個地球上最善變的動物,人擁有與野獸般醜陋的心靈也擁有著近乎天使般的善良,當你沒100%的把握,認為對方對你保持著友善的態度,那就做好最後的防禦。這就是哲學的魅力!

但是儘管這樣,我們也應該對他人保持著一種善意,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關心叫做“因果關係”,這種微妙的關係雖熱您摸不著看不到,但是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就如《紅樓夢》裡面王熙鳳和劉姥姥之間的因果關係。

當你真正理解人性的時候您就不會想著去社交了?

紅樓夢裡,巧姐的判詞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我們都知道,這話說的是八十回後,巧姐落難,一家人竟然沒人管她,都各顧各的,還是劉姥姥最後把巧姐救了出來。

劉姥姥之所以救巧姐,是因為巧姐的母親王熙鳳,曾幫助過劉姥姥,而且不是刻意幫助,都是無意中的舉動,所以說是“偶因”,但這足以讓劉姥姥對她一生感激。

按照曹公“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作手法,前八十回裡,王熙鳳對劉姥姥做的任何事,都會在八十回後,讓劉姥姥在巧姐身上重現。

所以我們看,八十回後劉姥姥不顧一切搭救巧姐,其實對應的是第六回裡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王熙鳳雪中送炭救助了劉姥姥。

八十回後劉姥姥成了巧姐的救命恩人,其實對應了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把王熙鳳等賈府之人看成了是救命恩人,這都是王熙鳳無意間積下的陰騭。

巧姐曲詞說“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所以,王熙鳳對劉姥姥的任何一個舉動,任何一句話,都會在八十回後,被劉姥姥以報恩的形式加倍地還在巧姐身上。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王熙鳳的二十兩銀子,後來劉姥姥為了救被賣的巧姐,可能會傾家蕩產,花上遠遠不止二十兩銀子,把巧姐救出火坑。這是伏筆和映照。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給巧姐起了名字,王熙鳳還曾夾著茄鯗喂劉姥姥,後來劉姥姥把巧姐帶回家撫養,也許巧姐會吃到劉姥姥炒的茄子,劉姥姥跟她訴說曾經吃過的茄鯗,並嘮叨著一直做不出來。這也是伏筆和映照。

當你真正理解人性的時候您就不會想著去社交了?

也許後來的劉姥姥,會跟巧姐說,當初你母親是如何給我夾了茄鯗,那是我老婆子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而後想起王熙鳳和鴛鴦曾經對她的捉弄,她會不會突然老淚縱橫呢?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看到賈府的敗落,巧姐看到家亡人散各奔騰的慘狀,觸目驚心,後來到了劉姥姥家裡,看到了一派生機的農家,鄰里和睦的鄉情,巧姐會不會也有一番感概?這也是伏筆和映照。

巧姐到了劉姥姥家後,從此安下心來,準備過平淡的日子,原來是非,不再做那個空殼的千金小姐。她日日紡績,日作而作,日落而息,這樣很滿足,甚至覺得這樣的日子才充實,踏實,終於遠離了那個曾經顯赫一時的豪門賈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