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乡村医生这是一个庞大的集体,他们撑起了我国最基层的乡村医疗保障。作为最基层的健康守门人,他们很多的故事都不为人知,特别是一些老乡医,他们一直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书写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马爱民,是杨宋镇太平庄村一名乡村医生,今年年过花甲的她,已经从事乡村医生这个职业43年。几十年在乡村的坚守,马爱民一直没有怨言,随叫随到的工作态度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让她一直深受村民的赞誉。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行医,首先是行德”

这是马大夫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她也是这么做的。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大概十多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马爱民家里突然响起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她赶紧下床打开门一看,是在村内务工的一个农民工,他紧紧捂着胸口,面色苍白,扶着门框使劲支撑住自己的身体。马爱民凭着作为一名医生的警觉,未等这位农民工说话,她就急忙把他扶住,坐到椅子上,拿起血压计给他量了血压,听了心律。


经过检查,马爱民诊断这位农民工兄弟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必须立刻转到怀柔第一医院救治。她嘱咐这位患者不要乱动,将他搀扶到床上让其平躺,进行简单治疗,经过交谈了解到,这位患者是外地农民工,身边无亲无故,而且身上也只带了十几元钱,马爱民得知后毫不犹豫的拿出1000元钱塞给了他,并立刻帮他找来了出租车,和爱人一起将患者抬上车送到了怀柔第一医院急诊科。急诊室的医生诊疗后,都捏了一把汗,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儿,人就不行了。事后家属万分感谢。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有人找我看病,可手头没有钱,总不能不治吧”,马爱民笑了笑,“当医生治病救人本来就是职责,乡亲们过得不容易。”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马爱民也协助辖区卫生院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她承担着村里600多户、1000多口常住人口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她不仅要挨家挨户的去宣传、签约、随访,还要组织体检等一系列工作。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2017年的一天,太平庄村开展一年一度的老年人健康体检,村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00多人,因为老年人起的早,有的早上4点多就到村委会排起了队。为了体检工作有序开展,马爱民早上也4点多便来到了村委会,为排队老人发号。工作开展没多久,马爱民接到儿子的电话,说是儿媳已经进产房马上就要生了,她只简单回答着:好,我知道了,便挂断了儿子的电话。马爱民紧紧地抑制住心里的牵挂,想着眼前的工作:要维持好秩序,让体检工作顺利进行。直到体检工作安排妥当,她才匆匆的赶往医院......


怀柔区杨宋镇太平庄村医马爱民:漫漫行医路 拳拳医者心


马爱民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2004年经过自身努力,考取了北京市第一届乡村医生中专班,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马大夫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社区医学的毕业证书,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她对医疗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学习,给村民减少了不少医疗费用。



四十三年如一日,

马爱民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从风华正茂走到年过花甲,

一直默默的坚守,

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温暖着杨宋镇的父老乡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