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襲紅裳穿古村,耕讀傳家六百載,疑似誤入徽州地


“......流水穿村過,小溪橫橋樑,出門到田間,觀魚清水塘”。在車上就聽到武漢朋友在說大餘灣的傳說和秀美,來自徽州的我,並沒太多在意,也許每個人都會誇家鄉美吧,心想:若你們有機會來徽州,或許就知道了什麼叫著古村落。

大餘灣村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研子崗鎮,隸屬木蘭風景區。這次來,武漢的朋友很用心,怕在這蕭瑟的冬日,這幫“色友”拍不出感覺,還特意請了模特來助陣。進入村頭,我就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一汪碧潭映襯的古樸的村落,似曾相識......

今年的冬來的遲,雖已是隆冬,依然留有秋的韻味,金紅色的梧桐樹葉還在樹梢搖曳,池塘岸邊的水杉紅的似火,這排高大的紅杉林又很像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林,“水口者,一方眾水所總出處也。”在徽州,大凡百年以上的村莊都建有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水口。水口為村落的咽喉,被看成關係到村落人丁財富的興衰聚散。


這村頭的水口林與池塘的格局,與徽州古村落的規制很類似,難不成在這木蘭山腳下還隱匿著徽州的古村落?為一探究竟,我升起了小飛機,空中俯瞰大餘灣。

我們的造訪自然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在我升起小飛機時,來了幾位圍觀者問這問哪。正好我也想諮詢下他們,就邊拍邊與他們交談。“……咱們村,我覺得和徽州的古村落很想像呀?”我這麼一問,馬上得到了一位年長者的大拇指,“您,好眼力!”也許是找到談資,老人家的話匣子打開了......

“咱們大餘灣村左邊青龍游,右邊白虎守,前面雙龜朝北斗,後面金線吊葫蘆,中間如意太極圖。您的小飛機在空中看看,像不像?”老爺子很睿智,在回答我的問題之前賣了個關子。空中俯瞰,這裡的確是一風水寶地,它的水系構成與徽州著名的宏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村前的太極塘,如同宏村南湖的“牛肚”,既有留住財氣之意,又有防火的實用功能。


老者見我連連點頭稱是,就接著說:您說的對,我們餘氏先祖來自徽州的婺源,在元末明初為避兵難而先遷居武昌,後認定這灣子是一塊聚風水寶地,確定為餘氏的立根、繁衍生息之所,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婺源現隸屬江西,老爺子為何說是徽州的婺源?他知道我是明白人,婺源歸屬江西只是近代的事,古徽州一府六縣橫亙了一千多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五、六百年前餘氏先祖自然是徽州人。我告訴老爺子:我正是來自徽州,進咱村就有親切感。老爺子聽後很是高興,非要拉我去他家坐坐,喝杯茶。我禮貌地謝絕了。

走進這座帶有徽州氣息的古村,青石小徑蜿蜒前伸,古樸的房屋連環而建,一律的青條石牆,黑瓦飛簷,形成院落交錯的小巷。石磨、古井、斑駁的木亭散佈其間,殘缺但含有歷史信息的木石雕刻、畫梁牌匾,依稀可以想象到舊時的精美。


冬日裡的大餘灣的遊客不多,古韻幽幽的街巷,的確是拍古裝人像的好場所,在武漢朋友的吆喝下,這兒成為攝影老法師們的樂園。我也跟著蹭拍了幾張,隨這一襲紅裳穿越古村,眼鏡不停打量著這座異地的徽村.....

細細欣賞大餘灣的古建,還是與徽派建築有一點差異,如這:“石牆到頂”的特色,在徽州是很少看見,徽派建築也是以條石打牆基,最多高不過腰際,牆體為青磚,而大餘灣“石牆到頂”是為顯富,還是有它意呢?

大餘灣的古建之間少了徽派的馬頭牆,但卻有:“串通二十巷,家家皆相通”的構造,縱觀全村整體布:村前以溪壑為塹壕,村後以山寨為屏障。這樣的“前面牆圍水,後面山圍牆。”儼然就是一山寨。

可以想象:當初餘氏先民為避兵荒,遷徙至此,首先考慮的是抵禦外寇,村落的格局以及古建的特色上,雖有徽派建築的風味,但更堅實,牢固。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應了餘氏先祖拓疆的艱辛。

大餘灣古建房子正門,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就是一般向內退一步,取“退一步海闊天空”之意。這樣蘊含著處世哲學結構,讓我想到了家鄉桐城的六尺巷,“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大度做人,克己處事。是徽文化的精髓。

大餘灣村民一直沿續著餘氏先祖的教誨,信奉“耕可致富,讀可榮身”。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聖賢書可以知詩書、達禮儀,修身養性,以立高德。這“耕讀傳家”的古訓,在徽州地區盛行了上千年,開枝散葉到了大餘灣依在傳承。

據村譜記載,餘氏為婺源的旺族,宗代曾有“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榮耀。大餘灣盛行讀書之風,至今還流行鮮見的一種“曬書”的習俗。每年的梅雨季節過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各家各戶將自己家裡私藏的古老典籍、字畫和書信拿出來曬,防其黴變。成為了大餘灣靚麗的風景。

“前面牆圍水,後面山圍牆,大院套小院,小院圍各房,全村百來戶,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戶戶隔門房,方塊石板路,滴水線石牆,室內多雕刻,門前畫簷廊。”六百多年過去了,餘氏的後裔,遵祖訓,承遺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恬靜與淡泊的生活,譜寫著一首悠遠的桃園之曲。


走在大餘灣這古樸寧靜的街頭巷尾,觸摸歲月的滄桑,感受徽文化的遺風,聆聽那古老的傳說。它是一塊墨玉,遺落在秀美的木蘭山腳下,悠然散發著徽墨的淡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