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2019年隴南市勞務輸轉67.93萬人創收153.3億元


2019年隴南市勞務輸轉67.93萬人創收153.3億元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富餘勞動力日益增多,勞務輸轉是農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務工收入在農民收入中佔比逐年增加,穩居農民收入“半壁江山”。截止2019底,隴南市勞務輸出67.93萬人,創收153.3億元,人均收入2.26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4%。

據隴南市住戶與生活狀況調查,2019年隴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外出從業人員寄帶回收入,預計共計4326元,兩者共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56%,已是農民收入的第一大收入。

勞務經濟作為農民增收的“鐵桿莊稼”,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市農村富餘勞動力已接近“能出盡出”的飽和狀態,實現了勞務輸出最大化。接下來,應該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採取以下措施切實提高輸轉人員的勞務收入:一是在勞務培訓上對接市場需求,技能培訓更具針對性。進一步增強輸轉農民工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結合市場需要針對性開展培訓,對初次到城鎮就業的新生代農民工開展必要的引導性崗前培訓、對失業和轉崗人員組織參加新技能培訓,重點根據企業崗位實際需求開展訂單定崗培訓,有效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二是勞務培訓結合技能鑑定,提高技能性工資收入。要高度重視務工人員技能鑑定,在勞務培訓中,緊密結合技能培訓,讓培訓合格的務工人員能夠獲得職業鑑定證書,提高技能性工資收入;三是項目帶動資金扶持,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隨著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遇。相關部門要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創業信息,簡化審批手續,提供技術資金扶持,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創造良好的條件,有效提升創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