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充足的日照,豐沛的雨水共同打造了美麗而又神奇的大美雲南。相信來過雲南旅遊的小夥伴除了領略了神奇的自然風景和26個少數民族獨特文化以外,雲南的美食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雲南很多美食都是大自然的饋贈,相比於加工過的一些美食,雲南的美食更加追求自然、健康、美味。但是也有一些小夥伴因為旅遊攻略沒有做好,沒有享受到正宗的雲南美味,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記得收藏好,一定要來雲南吃呦。

汽鍋雞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相傳是臨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佈告徵求佳餚,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採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徵。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建水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烹製汽鍋雞,雞種要選擇本地土雞,而且雞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膩,瘦子又顯腥寡,用剛要下蛋的嫩母雞或和剛開叫的小公雞最好。烹煮兩三個小時後,汽鍋雞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陸良板鴨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曲靖市陸良縣是雲南省第一大壩子(平原之意),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陸良水資源豐富,江河溝渠縱橫,密如珠網一般,加之這裡四季如春,是養鴨難得的好地方。良臘鴨,也就是我們說的板鴨,是選用壯而肥的仔鴨宰殺後,用適量食鹽醃製而成的,每隻重2公斤左右,造型為杏仁形,掛於室外清潔、乾淨、陽光充足和乾燥通風的烤鴨架上,風吹日曬,數日後曬乾即成板鴨。臘鴨獨具特色,色白無毛,鹽味適中,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廣大消費者喜愛的一種食品。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每逢節假日,人們取來板鴨或蒸或煮。用來下酒。有人甚至用紅紙把板鴨包起來,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

火燒乳豬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德宏的火燒乳豬是當地居民在招待賓客及重大節日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餚。相傳在以前,一戶人家失火了,幾隻小豬被活活燒死,主人在收拾殘局的時候無意舔了烤熟的豬肉覺得奇香無比以致忘記火災的悲痛,此次,火燒乳豬流傳於世。將德宏的本地小乳豬內臟清除乾淨,塞入調料後用竹篾縫合,用文火燒烤,燒到焦黃冒油時,邊燒邊用尖刀將皮刺破,灑上溼稻草灰,再用火烘烤,待散發肉香時即可切片入席,食時要配傣味蘸水碟。口感風味:皮薄肉嫩,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美味至極。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清真牛乾巴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曲靖惟一的民族自治縣,是雲南省山綿羊生產基地,尋甸是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革命傳統教育、民族風情文化融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尋甸古稱“莫靡”,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縣城東距曲靖97公里,西距昆明102公里。總面積3610.91平方公里。也是著名的“清真牛乾巴”的產地,清真牛乾巴據史料記載迄今已有700多年的生產歷史。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每年進入寒露節令後,將精細飼料餵養的黃牛下刀,選用腿部精肉經過傳統加工而成, 肉質酥脆、食而不膩、聞而不腥、風味獨特而享譽省內外,深受各族人民特別是回民的喜愛。

琵琶肉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在迪慶藏族人家過大年三十時,豐盛的晚餐桌上有一道肉色油亮鮮紅,肉味濃烈香鮮的醃肉。如果這一天剛好有貴客光臨,端上桌的也許就不僅是一塊肉,而是一頭醃全豬,從上面割下的第一刀肉會放在客人面前,請遠方到來的佳賓首先品嚐。這道菜就是怒族人制作的琵琶肉。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對迪慶藏族人家說,琵琶肉的醃製方法是神仙教的,相傳從前有一位老獵手,經驗豐富又射得一手好箭,因此只要上山,就絕不會空手而歸。他覺得自己的好運氣都是神仙給的,所以總忘不了祭獻山神、獵神。老獵人常常遇到這樣的難題,一次打到的獵物太多,吃不完,放了幾天就壞了。一天晚上,他在睡夢中得到神仙的指點,醒來後依法醃製,就做成了可存放很長時間的琵琶肉。

舌尖上的雲南——來,上幾道雲南正宗美味的“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