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潤城:蜂窩坩堝壘起的古鎮,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一個孤本


畫面裡拍攝的是一堵古民居的牆,是用一種古代冶鐵廢棄的坩堝作建築材料壘砌的牆體。這樣的牆體,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的潤城鎮以及周圍的村落裡比比皆是,而在全國其他地方卻並沒有發現,其建築形態堪稱中國古建築的一個孤本。在這蜂窩狀的坩堝建築裡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歷史信息和經濟文化密碼。

潤城,位於陽城縣城之東約10公里處,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是韓、趙相爭的重地。它位於太行、太嶽、中條三山交匯之處,山西第二大河流沁河環繞於前,還有一條發源於太嶽山脈樂山的季節性河流東河貫穿潤城,三山兩河使這裡成了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礦產資源,養育了這裡的芸芸眾生。

潤城原名老槐樹,後來因為鐵業興旺而改稱鐵冶鎮,到明代萬曆年間才取名為現在的潤城。自古以來,當地以坩堝為基本冶鐵工具開展家庭作坊式冶鐵鑄造生產,到明代盛極一時,並設有管理冶鐵業的“鐵冶局”。當時用方爐鍊鐵鑄造的工藝需要大量的坩堝作為容器工具,坩堝在高溫冶煉中,很快的就報廢不能使用。隨著多年的積累,廢坩堝就越來越多,而這種工具在廢棄後成為一種極難處理的特殊垃圾。


中國古民居建築歷來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共性,就像沿海沿湖用貝殼鋪頂,陶瓷產地用陶範壘牆一樣,經過1000度以上高溫燒過的坩堝材料既不懼雨水沖刷,又不易酸鹼腐蝕,潤城的建設者把作為冶鐵垃圾的坩堝巧妙地運用於民居建造上,這些蜂窩狀的坩堝牆體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風景,也形成了具有獨特地域性的傳統建築風貌。

從現存的古代坩堝實物來看,這種鑄鐵用的坩堝採用耐火材料製作,高度約250毫米,直徑約140毫米,一個坩堝的體積比不上兩塊磚的體積。用這樣小的生產垃圾來建造房子和甚至建起一片村落和城堡,不知需要多少廢棄後的坩堝,那一定是個天文數字。潤城的建設者,用日復一日的汗水,在年復一年的勞作中,創造出這樣一個世間絕無僅有的奇蹟。同時也昭示著潤城曾經的輝煌.。

利用廢棄坩堝來壘牆建房,好處多多。含有鐵質的坩堝,其強度遠高於一般的土燒磚頭,層層橫豎間隔的壘砌,就成了牆體。有的牆體外層或基礎用青磚塊石,而內層用坩堝。將這些坩堝粘接砌牆的材料也是鍊鐵的爐渣和石灰,這樣的牆體極其牢固。坩堝中空,能起到很好的保溫和隔熱的效果,使得房子冬暖夏涼。這奇特的牆體,成了風景獨特的古代遺產。


在潤城眾多的坩堝建築裡,以砥洎城城牆和劉善村的坩堝民居尤為突出。明末,富庶的潤城鎮曾多次遭流寇襲擾,為抗匪自保,潤城修建了3座城堡:屯城、劉善城和砥洎城。屯城與劉善如今僅存遺址,只有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來。砥洎城在潤城鎮西南角的沁河邊一處巨石頭土丘上,依地形而建,東、西、北三面環水,只有南面與陸地相通,沁河繞城而過,因沁河古稱洎水,砥洎城便由此而得名。

砥洎城雖系磚石木建結構,但從形制規格、建築用料到實用價值等方面都十分講究。城內廟宇樓閣、街巷民居擺佈有序,錯落有別,巷道多呈丁字街口,巷深牆高,道路狹窄。住宅間過街樓相通,聯通方便。民居大多為單進式二進院,每坊之中院與院連為一體,相互連接,四通八達。院中房屋多為雙層,大部分設有樓道。大戶民居門額多為“××居”“××第”字樣,很有文雅之風。

砥洎城城牆高十二米左右,外側包以青磚,與其它城牆無異,而從城牆內側,則可以清晰看到坩鍋與石條混徹的特殊結構,那密密麻麻、整整齊齊排列的坩鍋,成為“蜂窩城牆”,這是國內唯一的用冶鐵廢棄的坩堝鑄成的古城牆,經歷代多次流寇襲擊而未被攻破,成為真正的“銅牆鐵壁”。2006年,砥洎城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潤城鎮當街上向西遙望,不遠處的山坡上房屋層層疊疊,那就是與砥洎城一河之隔的劉善村,屬於潤城管轄。傳說瘟神爺免去該村瘟疫——留善,後人傳為“劉善”。劉善村遺有明末所築的劉善城遺址。城堡雖毀,城堡西門和東門依然完好,城樓上懸掛著楹聯:“東障百川,西來奕氣”,顯示出當年的氣派。

村內保留有大量明代民居,許多以坩鍋為主要建築材料砌牆壘院,當地人稱為“鍋筒房”。保存至今的坩堝民居隨處可見,這些由成千上萬的坩堝築就的民居,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蝕,除了人為損壞之外,大部分至今異常堅固,其建築質量,堪比當今鋼筋混凝土結構。

冶鐵業的發達,帶動了潤城手工業作坊和商貿業的發展,進而帶來了潤城村鎮建設的發達。無論從建設規模上,還是從建設質量上,潤城的村鎮建設都是當地一流的。尤其到了明、清時期,這裡憑藉著工商業的發展而繁榮,成為享譽一方的經濟重鎮,文化名鎮,成為一方的經貿中心。


潤城有三條較大的古街道。一條是三門街,因為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東嶽廟坐落在街的中段,廟宇的大門是宏偉高大的三門樣式,“三門”便成為街道的名字。這條街地處潤城村鎮腹地,近1公里的街道兩側佈滿店鋪,主要是服務於當地居民。另一條街叫南邊街,在潤城村鎮的南邊,沿沁河走向,迎面是通往中原的古商道“清化大道”,由於過往的客商多在這裡停車,歇腳、住宿,應運而生的這條街,就成了一條專門服務於商業貿易的街區。

而第三條街,才是真正起著潤城商貿核心作用的地方,這是一條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的河街。沁河沿潤城由北而南繞城而過,東河由東而西穿橫穿潤城注入沁河。東河在潤城造就了寬約30餘米,長約500餘米的河道。洪水來了行洪,洪水去了開集,久而久之,東河河道就形成一個遠近聞名的集市。為了做生意方便,人們紛紛在河的兩岸築起堤壩,鋪設道路,建起店鋪,變成一條在中國北方罕見的河街。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河街?三山兩河的自然環境,使得潤城的土地非常金貴,而季節性的河流灘地又提供了寬闊的場地,可以容納大量的集市客商。兩邊的店鋪既保持著平時河街的繁榮,又可以囤積貨物,隨時擴大自己的經營面積,把生意做到河灘上去,在河灘的兩邊擁有許多前店後場的手工作坊,成為傳統手工業生產銷售基地,吸引著天南地北的客商,河街便成為手工業產品的集散地。圖為前店後場的河邊店鋪遺址。


河街的背後,是潤城的村落居民區,一條條由河街延伸出去的街巷通往村落的深處,隨形就勢,曲折蜿蜒,四通八達,像經絡一樣聯通起這片村鎮建築群。在這片村落建築群裡,既有明清時期建成的商賈大院和家族式的小型碉樓,還有手工作坊的院落,又有普通百姓棲身的簡陋民居。隨著時代的變遷,新老建築混雜交錯,蜂窩坩堝的牆壁顯得格外醒目。

潤城工商經濟的發達,為文化發展創造了條件,文風昌盛伴隨始終,出現了許多規模可觀的公共建築,有文人吟詩唱和的樓臺,還有百姓祭祀祈福的廟宇;有彰功顯德的牌坊,還有保境安民的神閣。據統計大約有48處之多,佛、道、儒諸神均有,寺、廟、庵、觀、閣種類齊全。其中最著名的是東嶽廟,始建於宋代,明代重修。原是一個三進院的大型廟宇,現僅存獻亭、天齊殿、後宮等建築。潤城東嶽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批准決定潤城鎮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6年10月,潤城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這些榮譽稱號的硬核內容,就蘊含在這蜂窩坩堝的鐵壁銅牆之中。如今,時過境遷,滄海桑田,這座蜂窩坩堝壘起的古鎮,已經成為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一個孤本,默默地矗立在那裡,任憑歲月風雨的洗禮,向人們訴說過去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