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種子落在地上,長成樹苗後就不能再隨意挪動,一動就很難成活。但人比植物高級得多,人是有頭腦的,在遇到事情時,可以靈活處理。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那就換另一種方法,不一定非要一條路走到黑。如果面前是萬丈懸崖,你也要一意孤行,非得掉下去才甘心嗎?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裡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意思是說一件事情發展到極限就要尋求改變,只有改變了,以後的發展才會通達,只有通達了,才能長久地發展下去。古人對這句話進行總結,將“變”、“通”兩個摘出來,合在一起即為“變通”。意思是說在遇到事情時,不要死鑽牛角尖,要學會靈活應對。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如果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其中一方面就要看他在處理問題時能否隨機應變。只有放棄那些無意思的固執,學會變通,我們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時,最該做的不是一味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而應該在隨機應變中尋找逃生的路。執著可以推動人生的進程,這一點我們不否認。但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多邊的,與其有序的衰亡,不如靈活的行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無論何事,只要我們能保持積極的心態,在思考問題時多換幾個角度,最後肯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反之,如果我們太固執,對一件事總是堅持非黑即白的原則,那生活就會少了很多可能性。如果生活是一條大道,向著固定的目標筆直前行固然沒什麼不好,但有時偶爾轉個彎,也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人生一世,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以為地固執於老路,很可能會費盡力氣也一事無成。學會變通,不僅可以讓我們節省一些力氣,也可以讓我們少走些彎路。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