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美國哲學家梭羅曾經這樣表達過對自然對生命的看法。他說:“我步入叢林,我想知道生活的意義,我從中學習,免得在生命終結的時候,好像從來沒有活過一樣。”

梭羅把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他在生活中提取真理,在學習中豐富生活。學習,不僅能提高自身文化、自身修養,也能讓你讀懂人生百態。

讀書是學習的最好途徑也是最有效的。宋真宗趙恆是個很愛讀書的人,他在位時宋朝經濟繁榮,他鼓勵百姓讀書。他從書中領悟了一部真諦,隨之寫出了流傳千古的絕美詩篇《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董卿也很愛讀書,她把讀書當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樂趣。她說:“睡前一定要閱讀一個小時的書,臥室裡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

她用這種自律的讀書豐富自己的生活,她的人生因為不斷的學習達到了高峰。

或許她不是你心中的美女形象,但她一定是你內在修養的榜樣。

或許她不是你喜歡的類型,但她知性溫厚,一定是你極為嚮往的模樣。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一,“父母養育我,繼而教導我,讓我做個有教養的人。”

董卿曾在一場活動中提到她的父親:

“他對我的嚴厲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不要我照鏡子,

不讓媽媽給我買新衣服,

不能有任何的文體活動。

董卿說,在我心裡大家都覺得我已經做的很好了,可是我還是經常會出現一些自卑的情緒。

這種情緒是一種謙虛而不是低落。

董卿出生於上海一家書香門第,父母為復旦大學新聞系、物理系高材生。父親在董卿童年時期就以魔鬼式教育來管教。

“初識字時,就把詩詞抄下來背誦

每天清晨起來跑操八百遍

不準照鏡子,有那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高中時期寒暑假出去打工,不管什麼工作,哪怕是服務員,清潔工也得做。”20歲時的董卿

這種教育方式可能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理解不了,但在70、80年代也屬於正常現象的。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20歲的董卿


馬未都在一次訪談裡提及到,他說在他們那個年代打孩子、對孩子嚴厲苛刻至極是再普遍不過的社會風氣了。很多孩子長大了後根本不恨父母,那是因為父母一定是懂得恩威並施。但是如果沒有恩只有威,以後什麼樣就不好說了。

其實嚴苛的管教和日常的慈愛也不矛盾,智慧的父母是可以很好的權衡兩者的關係。而且如果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管束讓自身形成一些品質或者得到了成長,然後回頭看成長道路,可能對父母還是會有一點點埋怨,但不至於會恨,然後慢慢的這種埋怨也會消失,更多的會是感激。

而且只有威沒有恩本身就是不太合格的父母了吧。

正是因為父親的嚴教,

董卿小學四年級時因成績太優秀,直接跳級上初中。她畢業於浙江藝術學院的表演系,又讀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後來又報考華東師範大學,並順利進入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再後來進入上海戲劇學院攻讀MFA藝術碩士學位。在主持《詩詞大會》前,獲得美國某商學院邀請,赴美就讀商科,做了一年訪問學者,期間攻讀專業知識和中國古詩詞。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青春期的董卿


董卿說,她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得益於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努力、獨立、堅持、堅強等等都是父親造就的。

其實,董卿的成就,董爸爸的教育只是其中一面,最關鍵的還是董卿本人。老話: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不是所有的都是這樣呢?有的孩子不用打,自身思想早熟,懂得生活的艱辛與父母的不易。有的孩子綁在樹上用鞭子抽打,都不會明白父母的苦心,相反會增加對父母的厭惡,以至於走向極端。董卿本人生得性格溫善,懂得感恩,就算父親不嚴厲,以董卿的為人成功也是早晚的事。

董卿在父母這種教養下,為她的成功打下了基礎,這是種毅力的培養,也是種性格的鍛鍊。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在節目《開學第一課》中,董卿採訪坐在輪椅上的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先生時,

因為穿著裙子,董卿選擇了跪地採訪。事後有人誇讚她有教養,也有人說她作秀。

我不知道說董卿作秀的處於什麼心態和目的。董卿主持十幾年來,作為央視一姐,她需要靠這種方式作秀嗎?她採訪的對象是誰?我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老人已經96歲了,行動不便,董卿本身個就高又穿著高跟鞋。怎麼才能面對面採訪,即尊重了老人又不讓現場尷尬呢?只有自己蹲著,董卿穿著裙子,又是個女人,只能跪著。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素養。

正是因為董卿有教養她才能做出這種格局,有教養的人,說話做事都讓人喜歡。董卿曾說:

“女人可以貌不出眾,可以平淡無奇,可以資質愚鈍,甚至可以沒有多少氣質。但不可以沒有教養。有教養的女人,處事落落大方,善解人意。有教養的女人不一定家世良好,不一定堅強獨立,但大都崇尚本真的自我,懂得只有心靈的純淨和善良,才能感受真實的生活。”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二,央視十佳主持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董卿在《主持人大賽》上點評犀利,見解獨特。央視新聞網這樣描述:董卿的點評依舊還是溫柔卻有力量,一針見血,一語中的,聽後會有“原來是這樣”“原來還能這樣”的恍然大悟。

在所有的評論中,唯有這句話吸引眼球: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 ·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這首蘇軾的《和董傳留別》是送給自己的好朋友董傳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用在董卿身上在合適不過了,湊巧的是兩人都姓董。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2002年,董卿開始主持中央電視臺節目。

先後主持過:《魅力12》、《開學第一課》《魔法奇蹟》《夢想新搭檔》《直通春晚》《等著我》《挑戰不可能》《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民歌大會》《朗讀者》《開學第一課》。

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

繼倪萍之後,董卿接冠央視一姐。她能有如此成就,離不開兩個字:讀書。她主持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各種文學名言脫口而出,這種表現離不開兩個字:讀書。

董卿說:“每天睡覺前一個小時的閱讀,這是雷打不動的,臥室裡不會放手機、電視和任何電子產品。”

有人質疑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董卿說:

“沒有什麼堅不堅持之說,因為自己已經習慣了。”

能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這是超強的自律加上堅持才能實現的。如果說大學之前你也有這種習慣,無可厚非,因為你正處於人生的學習期。但工作之後,整天忙碌的工作,加上生活的瑣事,你還有這個心思讀書呢?回到家裡,恨不得手機不離手,遙控器不離身。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讀書能治癒一個人嗎?

開卷有益。不管讀任何書,只要讀進去了,就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體會和心得。讀書,有時候真能治癒一個人,像抑鬱症,心情不好的時候,安安靜靜讀一會書,你會放鬆很多,心情也會好很多。

董卿正是這種毅力的讀書,讓她滿腹經綸。如果她肚子裡沒有墨水,央視會讓她主持《詩詞大賽》嗎?會讓她主持《朗讀者》嗎?作為主持人,知識是很重要的,不僅是董卿,像撒貝林、汪涵、何炅等等,他們都是有著豐富的知識。

董卿曾說:

“一個人的心態會支撐你一路的發展,一個人的眼界會決定你選擇的方向。一個人的格局會意味著你成就多大的規模,一個人的毅力會支撐你能夠走多遠,一個人的用心會註定你有多大的成效,你變好了,一切都變好了。成功不是屬於跑的最快的人,而是不斷在跑的人。”

總結就是:心態+眼界+格局+毅力+用心=成功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結語:

今天的董卿也不是一直就這樣優秀,任何成就都是某一領域的堅持和從中的學習來不斷的完善自己。以前的董卿也有把握不好的時候。

當年春晚和劉謙的那個配合,讓董卿這個“託”成了萬人吐槽的對象,說她這麼大個主持人怎麼能做劉謙的託?形象一度被摧毀。董卿也曾為了觀眾的吐槽而落淚。

在主持《等著我》的時候,董卿因為經驗不足,被人認為太官方,帶動不了情感。

隨著時間的沉澱,隨著不斷挑戰新的主持風格,現在的她點評精要,措辭誠懇。不見了浮於表面的華麗言論,而是更加內斂深沉,優雅端莊。

最後用董卿的一段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人肯低頭,就永遠不會撞門。肯讓步,就永遠不會退步,求缺的人才會有滿足感,惜福的人才會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鹹。人生的色彩,赤橙黃綠青藍紫。打垮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敗就看成人生的終點,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只有堅強不倒的信心與毅力。躲是懦弱的,避是消極的,退就顯得更加無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闖。心在哪裡,路就在哪裡。”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董卿:氣質不用偽裝,修養不需要吹捧,自律學習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