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固廢也能變成“寶”

12月16日,筆者在山東嶸達生物肥業有限公司門口看到,前來運輸有機肥的車輛排起了長龍,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著給有機肥進行最後的包裝,羊糞“變身”有機肥之後,將被賣到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的市場。

山東嶸達生物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愛峰告訴筆者:“我們公司總投資6000萬元,建有7880平方米生產陳化車間、1200平方米的發酵車間,4條有機肥生產線,日處理羊糞可達到1000噸,年產有機肥原肥、高端有機肥20萬噸。鹽窩鎮素有山東省肉羊產業第一鎮的美譽,有機肥的生產原材料就是鹽窩肉羊養殖自產的羊糞,就近取材不僅降低了我們的生產成本,還解決了養殖戶處理羊糞難的問題,保護了環境。”

今年10月28日,利津縣入選全國50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名單,是東營市唯一一家。利津縣以循環經濟為基本路徑,通過開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動大宗固體廢棄物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規模利用”轉變,培育了嶸達肥業、晟陽新型建築材料、中陽碳素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走出一條變廢為寶、生態循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在利津縣,像嶸達肥業一樣“變廢為寶”的企業不在少數。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形成了從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逐漸發展到工業粉煤灰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循環產業鏈條。縣內石化企業原油綜合加工能力達到年產1600萬噸,年產農作物秸稈達87.1萬噸,2018全縣年產生畜禽糞汙101.55萬噸,農林廢棄物和產業廢棄物資源豐富。依託豐富的原材料,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形成“農業廢棄物-生物燃氣-戶用燃氣”產業鏈、“秸稈或木屑-菌袋-黑木耳”產業鏈;產業廢物形成“工業副產石油焦-預焙陽極”產業鏈,“石油焦-煅後石油焦-石墨電極”產業鏈,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推動循環發展和綠色發展進程。

項目要完成“鳳凰涅槃”的轉型升級需要技術支持、人才的支撐。為了進一步優化提升循環產業各個環節的技術,利津縣與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專家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增強對循環技術的創新與指導,加快關於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的人才智庫建設,消除發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技術上的障礙,與此同時,資源綜合利用的技術與裝備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了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契合實際的產品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以建設發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為契機,加大對綠色循環產業的資金投入、政策支持,推進農林廢棄物和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向著‘零排放’、‘零汙染’目標努力。”利津縣發改局主任科員黃勇充滿信心的說道。

(李偉偉 王玲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