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古人的養生法值得學習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提現了中醫的精氣神養生理念,從中我們看到了古人的養生智慧,記得明朝《壽世保元》一書中有詩曰:“惜氣有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食唯豐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化都休問,任我逍遙度百春。”這首詩也是告誡後人延年益壽的秘訣。中醫認為,精、氣、神是祛病延年的內在因素,精為氣,是神的物質基礎,精氣足則神旺。中醫的養生之道,就是維護人體的精、氣、神這三寶。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古人的養生法值得學習

精足不思淫

從廣義上講,“精”可概括血液、津液等一切後天飲食,水谷所化生的有形液體物質。從狹義上講,“精”指男女兩性生殖之精,是先天生命之源泉。關於“精足不思淫”,筆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精氣足的人,不應該把一門心思放在男女那點事上面。這句話真正相表達的真正意思,不是說男女之事不可以想,畢竟飲食男女、食色性也,而是告誡大家不要“飽暖思淫慾”、沉迷於男女床笫之歡,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家國、事業和理想上面,做一個精氣真正足的人。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古人的養生法值得學習

氣足不思食

“氣”是先天之氣與水谷精微之精氣以及所吸入的大氣即天空之清氣所合併而成的動力,有充養一身的功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之氣。關於“氣足不思食”,筆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如果一個人氣血充足、身體機能旺盛,可以保證很長時間不吃東西並且沒有飢餓感,就不需要過量攝入食物補充能量。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不是說氣血充足的人就不能攝入食物,而是說的不要暴飲暴食。“氣足不思食”其實說的是養生理念。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古人的養生法值得學習

神足不思眠

“神”是指思想狀態及在思想指導下的行動表現、頭腦反應、清醒程度等,包括“魂、魄、神、意、志”即所謂“五神”,是人體一切精神、思維活動的總體體現。“神足不思眠”這句農村俗語並不是說不能想睡覺,而是想表達的是:青年人精力旺盛,不能懶惰貪睡、虛度光陰。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瞬即逝,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只有珍惜時光、努力奮鬥,才能不負韶華。

總之,筆者認為,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很有道理的,古人誠不欺我輩也!確實,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光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總是想著男女之事、暴飲暴食、懶惰貪睡,真正做到“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保持大家的精、氣、神,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