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棵樹成為一道風景,惠山古鎮雲起樓,坐看銀杏葉黃


深秋時令,銀杏黃了,連排成行的銀杏樹變成了金黃色的世界,可以讓人忘卻了秋的寒意。但只有一棵銀杏樹組成的風景,你或許不常見。在江蘇無錫惠山古鎮的雲起樓前,就有一棵樹齡在260歲以上的銀杏,獨立寒秋,高聳的樹幹上,撐開了像傘一樣的樹冠,滿枝頭的金黃色。路過的人都會說,這裡是惠山古鎮的一道風景。

從惠山古鎮惠山寺的大雄寶殿,前往天下第二泉,必須路過一個不大的院子,院子被稱為 “竹爐山房”。傳說明朝時,惠山寺的僧人邀請了湖州的竹工,用竹子編制了一個烹茶的竹爐,裡面填上土,爐心裝上了銅柵,再用松樹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前來二泉遊賞的文人雅士。院子的空地上,桀驁不馴地站立著一棵銀杏樹。

這棵編號為“021號”的古銀杏,栽種於清朝的乾隆年間。銀杏為雄性樹種,樹的高度有二十來米,胸徑約需要一個多人合抱。也許是這棵銀杏樹太過於高大,樹的一半曾經被雷劈過,三分之一的軀幹已經枯死。園藝師傅用水泥等把枯死的部分修復過了,不明真相的,走近了也看不出有任何特別之處。


惠山古鎮上,樹齡在200多年以上的銀杏樹,有好多棵。竹爐山房裡的這棵銀杏,與其它動輒四五百年的銀杏來比,一點都不出眾,然而每年的深秋時,這棵銀杏樹卻是最早變黃色的,與它臨近的惠山寺有棵600多歲的“銀杏王”,樹葉的大部分還是綠色時,竹爐山房裡的銀杏已經進入最佳觀賞期了,墜落下來的黃葉,可以鋪滿院子。

這棵銀杏樹的後背,就是惠山古鎮裡鼎鼎大名的“雲起樓”。它的前身曾是惠山寺僧人的僧房,清朝康熙二年,因康熙大帝要南下巡視,當時的無錫知縣拆了僧房,把它改造成一處盤山而上的迴廊建築,並取名為“雲起樓”,作為皇帝來惠山寺的接駕之處。

雲起樓獨居了惠山寺、天下第二泉和竹爐山房的最佳地形,依山傍寺,迴廊沿山坡曲折盤旋上升,站在迴廊的高處,可以俯視竹爐山房院子裡的那棵古銀杏,以及旁邊的惠山寺、天下第二泉。曾任清朝無錫縣令的廖綸,就為雲起樓寫下了這樣的楹聯:騰兩邑之歡,千村稻熟;據一山之勝,四照花開。


雲起樓建成後,也確實接待過清朝的皇帝。康熙皇帝與雲起樓,還有一段傳說。當年雲起樓裡住有一位高僧“性海法師”,他通曉世事,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於是康熙皇帝到了惠山寺,就想見見這位法師。然而性海法師卻在雲起樓的中央門楣上刻上“隔紅塵”三個字,不願面見當今的皇帝,說自己“不理俗事”,於是康熙也拿法師沒有辦法。

整個雲起樓的建築,藉助於無錫惠山的山坡,從低到高往上盤升,迴廊曲折、層次分明。迴廊的兩側,是用太湖石疊起的假山,同時還廣植花木,開挖山泉,形成了一組隨山起伏、佈置得體的古建築群。當然雲起樓每年最輝煌的時刻,就屬樓下那棵古銀杏樹變成金黃色。

北宋著名畫家米芾,曾經創作過反映雨中江南青山丘陵景色的《雲起樓圖》,不知道到了清朝時,那位無錫知縣造“雲起樓”時,是不是藉助了米芾的靈感。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雲起樓,很難看到雲起雲落的景觀,因為它僅僅建造於惠山的山腳下,正對面還有那座無錫的地標“錫山”遮擋著。


只是這些都無妨雲起樓獨特的景觀,在一片古寺建築群中,一個不大的院落裡,有一棵挺立了二百多年的古銀杏,它代表著古鎮上深秋的氣息。當它開始染黃枝頭時,預示著古鎮的深秋季節來臨;當它開始黃葉墜落時,預示著古鎮裡所有百歲以上的古銀杏,開始上演“金色”的風景。

去到雲起樓,需要購買一張惠山古蹟區的門票,票價為70元。憑票可以參觀江南古典園林“寄暢園” ,可以逛一下千年古寺“惠山寺”,可以看看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二泉”,另外像愚公谷、二泉書院等景點都能進入。只是最想看到的,恐怕還是雲起樓前的古銀杏,它正黃的耀眼。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