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用智能家居:一念智能,一念智障

很多人以為,智能家居就是把家電,比如燈泡、電飯煲、空調、新風系統什麼的接進網絡,然後手機可以遠程控制。一些人對智能家居產品的理解是:你把一盞燈連到手機上,不管你是WiFi、Zigbee還是別的什麼,然後用手機來遠程開關燈——這件事是非常反人類的……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用智能家居:一念智能,一念智障

我之前在一家智能家居設備公司呆了一年多。雖然我當時的主要工作是做偏市場的,不過因為老闆知道我非常熱愛技術,所以公司的所有技術文檔也對我開放分享。而且我經常偷聽硬件、結構和軟件工程師們開會時在說什麼:因為是初創公司,所以他們就在辦公室裡說。而我的座位是在我們老闆旁邊的,所以他與所有工程師的幾乎所有對話我都能聽到。

我來《國際電子商情》姐妹網站《電子工程專輯》第一個參加的活動就是Silicon Labs的,那次恰好也是在展會上,我就去Silicon Labs展位逛了逛。發現在應用場景展示部分,赫然出現前公司的智能家居產品,當時看見還蠻開心——這大概也算是個緣分吧。

在這家智能家居公司,我感覺我學到最多的,是對智能家居的理解。很多人以為,智能家居就是把家電,比如燈泡、電飯煲、空調、新風系統什麼的接進網絡,然後手機可以遠程控制。我們老闆不是個懂得市場宣傳的人,但我很清晰地瞭解到,他對智能家居產品的理解是:你把一盞燈連到手機上,不管你是WiFi、Zigbee還是別的什麼,然後用手機來遠程開關燈——這件事是非常反人類的。

科技本身在用戶層面的最佳體現,就是讓你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同時又讓你覺得你離不開它,而不是時刻提醒你:我這個東西很高級的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對指紋識別在手機領域的普及,Touch ID主體上需要Secure Enclave、電容指紋識別傳感器,以及操作系統層面的三方配合。幾方配合實現的是一種技術的無感,你把手貼上去,跟按下普通Home按鍵一樣,手機就解鎖了,全過程非常符合直覺,就好像根本不存在這項技術一樣。但Touch ID實際解決的包括了Biometric Credential的加密與存儲機制(以及全盤數據加密),指紋識別過程的極佳體驗(體現在高識別率、容差也比較大),以及具體的應用場景。這幾個實現起來其實都不容易,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但在用戶看來,這東西就跟不存在一樣,與此同時也離不開了。

三星在Galaxy S5時代就這部分是失敗的,一方面那時的Android甚至都還欠缺對Trustzone硬件的支持(可能已經支持,這部分可以追溯到Galaxy Nexus),另一方面滑動式的指紋識別存在感太強了,而且容差很小,識別成功率低。這種東西一定是失敗的。

手機app開關燈這件事的離奇就在於,我明明每天回家,摸到門邊的實體開關就能開關燈,我為什麼要解鎖手機、找到控制app,然後在菜單中找到那盞燈,再點一下。這就是它反人類的地方,一套流程下來明明就比直接按個開關複雜太多了。

但其實講真的,就市場上實際的應用來看,還是有大量的開發人員和初創企業在做這件事:即便是以他們認為更科學的方式,變來變去都不過是手機遠程控制這回事。這件事的存在感太強了,每次點開app都彷彿反覆跟用戶強調:我這是個智能設備,你看,手機都成中樞遙控器了。小米有個床頭燈是藍牙連接手機的,除了買來時我用手機app試了下開關操作,以及嘗試定時操作,其餘任何時候,我都不會用手機去操控這盞床頭燈。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用智能家居:一念智能,一念智障

以前Jawbone公司還很火的時候,他們的CEO提過一個很有趣的理念。當時所有的智能家居還在爭論說,到底什麼東西是智能家居的入口:手機?電視?還是什麼插頭、路由器之類的。Jawbone當時就說:智能家居的入口肯定是可穿戴設備啊!什麼意思呢?其實他具體指的是生物特徵計量設備(不管是植入式的,還是可穿戴),比如可以監測你的心率啊、血氧含量啊各種亂七八糟的。

因為這些生命特徵可以表達你當前的狀態,比如你可能覺得太熱了,你緊張了,你累了。這個時候根據這樣的數據去智能調控家居設備的狀態,比如背景音樂、空調溫度。那麼這時,Jawbone就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了。

這個觀點當然是為了Jawbone賺錢才提出來的,而且我覺得也不一定對。但至少它說對了一點,那就是智能家居應該是“主動”去理解人的,人是“被動”去體驗智能的。而不是說,我現在要開燈或者電飯煲,我就把手機拿出來,找半天遠程控制開關在哪裡——甚至我還要對著機器喊一句:嘿開燈。這是反人類和倒退的...

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比如前一陣去日本千葉參加CEATEC,旭化成展臺展示的就是這種“被動”體驗,它的核心就在“傳感器”上。比如傳統攝像頭通過一些算法來檢測主人的脈搏,並且通過毫米波雷達來檢測主人的動作,可以去理解這個時刻主人是個什麼狀態。再舉一些實際特別簡單的例子:門窗磁傳感器——智能家居的組成部分,是在你回家推門的時候就讓玄關亮燈。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場景。再比如說紅外檢測——如果你用幾個紅外檢測傳感器(甚至在普通開關中集成的方式),就能很輕易實現《黑鏡》裡面那種我在家裡,走到哪裡,燈就開到哪裡,並且我走過的地方還自動滅燈,這種操作。

如果傳感器做組合的話,能夠達成的自動化效果還是相當多樣的。比如主動實現對“離家”場景的識別,就是門窗磁傳感器檢測到關門,與此同時,紅外傳感器檢測到一個你從玄關某一側經過的路徑,那麼這個場景基本就可以判定你已經離開家了——而且這個離家場景的識別方式特別經濟。

當然,這種場景識別還有別的實現方式。蘋果的HomeKit在基礎軟件層面充分利用了手機的特性,比如說基於手機GPS來給你定位。在你快到家的時候,就給你開啟家裡的空調(或者在你快到家的時候提醒你買牛奶);或者發現你不在家超過20分鐘了,就自動把家裡的燈都關了,而不需要你自己去主動觸發一個場景。

在“智能家居”這一類場景內,很多走在馬路上的老百姓都覺得這些離我們十分遙遠,實現起來太難了——事實上卻根本不是這樣的。他們為什麼有這種錯覺?大眾對於智能家居的理解真的就在“遠程遙控”這個程度,去年我爸媽給我家裝燈,然後特地囑咐我說,兒子啊,現在你在家,晚上睡前可以不用下地去關客廳的燈了,因為咱現在有遙控器了。然後就把一個實體的遙控器遞給我,畢竟我自己床頭櫃有一把遙控器。

這件事其實是反人類的,對“睡眠”這個動作的識別,原本就應該由傳感器或現代科技去完成。甚至我覺得說一句“嘿Siri,晚安。”然後由HomeKit來關燈,這件事情仍是反人類的,這些東西不應該我們去做。

而實際上,實現一整套我所說的這些方案,真的不貴,而且也不是什麼尖端技術。它只是需要開發者去把某些東西做到位,並且教育市場,我能做到什麼。

小米有個感應夜燈,特別簡單的一個東西,50塊錢。它不能聯網,不能接入手機。但它內置了紅外探頭,你晚上經過的時候它會亮大概幾十秒,之後自動熄滅。這東西當然仍然是不夠智能的,但我覺得特別方便,我買了好幾個貼在我家客廳裡。它不是讓我喊一聲,或者還要開個手機app去開關燈。

說個比較有趣的實現方式,前公司的具體產品有一款叫“感應開關”。從外形來看,感應開關就是個大號的按鈕——用很多人愛說的,它是“可編程開關”,你可以設定按下它,執行什麼操作,比如按一下,家裡的燈統統滅掉,那麼我就可以把它放在床頭,它本質上就是個遙控器;但它內部還集成了兩枚紅外線探頭、溫度傳感器、照度檢測傳感器。

所以它某些具體的應用可以是這樣的:當它發現家裡太暗,而且你還經過的時候,就自動把某幾盞燈打開;折返時自動關燈。所以堆砌傳感器,總是有效的方案,這個場景說起來似乎沒什麼,但真正使用後就會覺得完全離不開,以後家裡開關燈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我去處理。

這家智能家居公司在我離開時,已經著手做AI了。除了我前面提到的這些應用場景都能完成——但他們畢竟還是需要你去設定規則,比如 IF 門窗磁傳感器==關 & 紅外傳感器==從左到右移動,THEN 觸發離家場景。這東西還是需要你自己去設定規則,但當AI加入的時候,去學習你的使用習慣。你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開某個家電:那我就知道你需要這個東西;以及,在你離家前你究竟做了些什麼,那麼我們自動去生成一些規則。

所以AI+IoT就智能家居,就是實現某種對科技的無感,以及未來你離不開這些實際上並不複雜(或可能非常複雜)的科技。

最後一點,用戶是最終端的部分。他們接觸的是產品、軟件(app)。產品和軟件,如果在開發時盡責的話,應該讓它們對用戶隱藏細節。你為什麼要讓用戶知道,你的智能家居“入口”是什麼,你有個 Hub 或者你構建了一個多麼高明的生態來完成這一切?這很奇怪。

這就好像,任何一個層級之間相互脫藕,是信息技術行業原本的特點:我做高級語言開發,我不需要去關心你MCU怎麼為我實現這一切的;或者我做app,需要用到你的AI/ML硬件資源,我理應不需要知道你怎麼充分調動算力的/怎麼抑制存儲子系統帶寬瓶頸的,那是你的工作。這和用戶不需要知道,你的智能家居如何組建網絡,如何連接hub,如何與雲互通,是一樣的。

而目前,我上面所說的這些功能,智能家居都可以實現了,普羅大眾卻都還不知道,很大程度上就是源於開發者都沒有盡責去“脫藕”:用戶要花20分鐘研究我怎麼把這個燈泡,連接到Zigbee網關,你這個產品就足夠失敗。當然,這個問題的解決,大概可能需要更多層級來共同配合解決。還有市場教育或許還沒到那一步,以及也可能是“智能家居”設備銷售的切入點,或許應該是房地產商,而未必是終端用戶:因為他們可能真的不大想去折騰。房地產商在賣房子的時候,就讓這套智能家居的部署,與用戶之間實現了脫藕。

這個時候,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你把電扇、燈泡什麼的連到手機上,做個app就把產品上市了,還宣稱我這個是智能的,這件事就會顯得十分滑稽。這是我從前公司學到的一件事,我們老闆就反覆強調過,這事兒不靠譜。所謂的“易用性”,“易用性”這一點聽起來特別官方和冠冕堂皇,其本質就是如何完成脫藕,以及用人類直覺和習慣的方式來完成操作、部署的過程。產品真的做好了“易用性”,那就是大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