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縱觀整個華語影壇,能擔得起“大師級導演”的人不多,而吳宇森絕對有這個資格。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吳宇森的作品履歷相當出色,諸如《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以及《縱橫四海》等等,這些註定會載入影史的經典港片,導演一欄都是填寫得他的名字。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不誇張地說,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裡,吳宇森的槍戰片是唯一能跟成龍功夫片、周星馳喜劇片相抗衡的類型片。

周潤發當年也正是因為出演了他的電影,才徹底撕掉“票房毒藥”的標籤。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而且吳宇森是少數真正打入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他標誌性的“教堂白鴿”或者“暴力美學”,在西方世界大受歡迎,其影響力完全不輸於另一位傑出的華人導演李安。

不過相比於李安水平穩定的作品輸出,吳宇森的作品質量則略顯參差不齊。

既有驚豔眾生的“傳世經典”,亦有貽笑大方的“超級爛片”。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本期我們就來重溫一下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看看這位“大師級導演”究竟創造過多少次輝煌,又曾經歷過怎樣的低谷。

《終極標靶》:上映於1993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在香港締造出數次票房奇蹟之後,吳宇森終於把事業擴展到了好萊塢。

他迎來了更大的舞臺,卻也失去了不少創作自由。

當年的好萊塢斷然不會輕信一位華人導演,倘若你證明不了自己的實力,他們能想出一萬種方法將你“掃地出門”。

這部《終極標靶》,更像是好萊塢對吳宇森的一次“檢驗”。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他對整部電影的話語權微乎其微,只能想法設法地填充進自己的作品風格。

結果,《終極標靶》的故事情節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但美國觀眾似乎並不反感這種“不倫不類”,再加上動作巨星尚格·雲頓的傾力加盟,吳宇森憑藉這部《終極標靶》在好萊塢勉強站穩了腳跟。

《斷箭》:上映於1996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比起之前的《終結標靶》,這部《斷箭》才是名副其實的“吳宇森作品”。

如果你能忽略掉演員們的膚色和語言,這簡直就是一部典型的香港電影。

吳宇森擅長使用的電影表現手法,在這裡幾乎是一應俱全。

而且該片的主演還是剛剛憑藉《低俗小說》“翻紅”的約翰·特拉沃爾塔,無疑又給吳宇森的第二部好萊塢電影賺足了噱頭。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這部《斷箭》不光讓吳宇森在好萊塢正式嶄露頭角,也直接促成了他與約翰·特拉沃爾塔的第二次合作。

《變臉》:上映於1997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如果說前兩部作品只是讓吳宇森在好萊塢“小有名氣”的話,那麼這部《變臉》,則徹底讓吳宇森在好萊塢聲名大噪!

雖然該片依然充斥著大量吳宇森慣用的伎倆,但在整體故事脈絡和敘事節奏把控上,吳宇森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這部《變臉》的劇本設計極為精妙,甚至後來的“港片巔峰”《無間道》,其故事靈感都主要來自於《變臉》。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而且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的對手戲實在讓人大呼過癮,影片之所以能全球範圍內取得巨大成功,自然也離不開兩位影帝之間的飆戲。

《至尊黑傑克》:上映於1998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坦白說,吳宇森是一位十分依賴演員的導演。

他電影裡的主角,必須是那種極富個人魅力又不失精湛演技的演員。

比如早期的周潤發、張國榮,之後的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都滿足這兩樣條件。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而這部《至尊黑傑克》的演員陣容,則有些不盡人意。

他們傳遞不出吳宇森電影裡的“英雄情懷”,頂多只能讓影片的品質保持在“中規中矩”。

這部電影,也可以看作是吳宇森在好萊塢最差的一部作品。

《碟中諜2》:上映於2000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正如前文所說,吳宇森十分依賴演員,這部《碟中諜2》的男主角湯姆·克魯斯,顯然符合吳宇森的要求。

吳宇森又一次將他的“吳氏風格”發揮地淋漓盡致,恍惚之間,無所不能的“伊森·亨特”竟無比神似“小馬哥”。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或許《變臉》稱得上是吳宇森在好萊塢的“集大成製作”,而他在好萊塢的票房巔峰之作,必然是這部《碟中諜2》。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全球票房5.45億美元,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商業成就,超越了所有的華人導演!

《風語者》:上映於2002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由於《碟中諜2》的票房大賣,吳宇森一時間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商業導演之一。

大名鼎鼎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斥資1.2億美元邀請吳宇森來執導這部《風語者》。

看得出來,無論是背後的投資公司,還是吳宇森本人,都對《風語者》賦予莫大的厚望。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連影片的男主角,都是吳宇森的“老搭檔”尼古拉斯·凱奇。

當時《風語者》的開拍發佈會甚至是在白宮舉行,所有人都相信它能創造票房奇蹟。

不幸的是,影片因拍攝延遲不得不在2002年上映,恰逢美國發生“911事件”,幾乎沒有多少人有心情去看一部歌頌美國軍人的戰爭電影。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最終,《風語者》全球票房僅有7700萬,米高梅公司險些被這部電影徹底拖垮!

平心而論,《風語者》堪稱一部品質上乘的商業電影,但它卻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上映時間。

《記憶裂痕》:上映於2003年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經過《風語者》的“票房慘敗”,吳宇森在好萊塢可謂是“大傷元氣”。

他急需一部賣座的電影挽回局面,否則便很可能被好萊塢“淘汰出局”。

這部《記憶裂痕》的演員陣容相當不錯,既有男神本·阿弗萊克,又有女神烏瑪·瑟曼。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影片總投資高達6000萬美元,正處於事業低谷的吳宇森,頗有種“孤注一擲”的意思。

然而,《記憶裂痕》未能複製《碟中諜2》的成功,儘管口碑尚可,票房卻極其平庸。

全球總票房為9600萬美元左右,看似盈利3600萬美元,實則根本不賺錢。

至此,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徹底結束,他又將事業重心放回到國內。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從《終極標靶》到《記憶裂痕》,吳宇森的好萊塢生涯恰好是10年。

不可否認,吳宇森後期的作品質量慘不忍睹,但光憑他在香港影壇以及好萊塢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名字,將來足以鐫刻在中國電影史上。

吳宇森的好萊塢征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吳宇森

他的輝煌,值得我們去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